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策略

【作者】 古显英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影响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主要为两个,分别是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如果无法将其做到有机统一,就会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家校合作共建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家校共育;策略探讨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那么家庭对学生学习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家长要时刻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往往家庭的教育知识会比较片面,而学校的知识却是比较全面且不断更新的,由此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促进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双方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有效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为未来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班主任处在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突出,因此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点培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家长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参与程度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影响降低了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的效率,并且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这样的实际情况都造成了班级管理工作在家庭当中的拓展极为有限,并且对于学生的整体管理监督和优化始终不能得到统一的质量保证。
  二、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合作意识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家校合作的宣传力度,可以让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大力宣传学校的教学模式、办学宗旨及家校合作的意义,只有这样,家长们才能对家校合作引起重视。特别是那些缺乏家校合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中年教师帮扶青年教师,传授家校合作的经验,重点培养其家校沟通的能力,从而强化班级管理。其次,选取得力的家长代表作为宣传主力,呼吁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另外,学校还要创造各项促进家校合作的活动,例如学期初的家长会、开放日等,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办学理念。期中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加强孩子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到了期末,还可以发放有关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的调查表,让家长为班级管理献言献策,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到有效的家校合作。
  (二)完善家校联动育人机制的建立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完善的家校联动育人体系建设是重点,从目前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解发现,体系的建设受到了资金和设备的限制,导致基础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严重影响到了家校共育的开展。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育引导工作,注重学生道德思想方面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为此,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当积极组建家委会制度,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其中,选拔出家长代表,积极组织相关的活动,促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的顺利。学生德育工作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家长同时也需要参与到其中,关注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成长情况,与学校进行充分联动,构建完善的育人机制,提供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例如,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家委会的成员需要根据实践活动的需求,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计划,让学生们能够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收获到更多,进一步促进孩子良好品格的建立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
  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小学班主任需要以“大家长”的视角,关注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贯彻落实“以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教育中,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实践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班主任可以围绕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基础、个人能力、家庭结构等要素,建立成长档案。这有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便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档案,为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在困难中树立积极的心态。此外,小学班主任还需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尤其是当学生与家长发生冲突时,班主任需要从学生、家长两个视角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而让双方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相处。班主任是推进家校共育的粘合剂,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家校共育的价值,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四)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生活在现代化社会,家长和学生都有更加丰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班主任掌握的信息在进行家校合作时就捉襟见肘。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和家长都应合理地、充分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家校合作活动增添内容,提高家校合作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比如班主任和家长应定期浏览教育咨询网站,将有用的知识、信息收藏下来并积极学习,进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可以相互分享互联网上的优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在课后,家长可以将搜集的教育资源给学生播放,改变传统教育活动枯燥乏味的缺点。
  (五)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我们都知道,身为一个班主任不但压力大而且牵扯到的领域还相当宽泛,在具体实施的环节当中也会存在一定遗漏,这也就造成了班主任与家长的信息沟通不及时不顺畅。因此,班主任们就需要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这也就为家长和学校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机会,这样不但能够增进家庭交流和协作的能力,还能使父母们能够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家庭教育作用,而且也能够推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共同合力,对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成长氛围,健全学校、家庭教育人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制度,从而对全面推动班主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作用。
  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管理方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听取家长的反馈,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状态、个性养成等方面的状况,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习效果,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独特的个性,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春英.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15):229.
  [2]王翠花.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20(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