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基于优教提效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作者】 范 博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余家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要让我们担当的音乐教学走向优教达到提效效果就必须丰富教学实践路径。本文从增强趣味性、多媒体实施应用、强化音乐情感培养三个方面表达了笔者音乐教学优教提效的践行理念。
  【关键词】 小学音乐;优教;提效;理念

  音乐,与其说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学科课程,不如说是一种交际工具,其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第二语言,它可以表达出丰富多彩的信息和情绪。小学生正值学业发展的黄金期,优美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更为深刻的情感陶冶和体验。在课堂实施中强化音乐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素质教育平台获得真善美的认知,还可以发展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体验。故而,在全面研探优教以提效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强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通过尽可能的优化策略或教法重组,使音乐课堂上的教与学都能以新颖的刺激成为学生乐学需求的满足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审美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音乐欣赏能力。接下来,我聊聊基于优教提效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注重音乐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实践
  一堂好的教学课,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作氛围营造的基础,原因在于此是学生“我要学”内驱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要优教提效的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时要从学生兴趣培养做起,使之课未始爱好已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如此,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愉快地与师对话与生互动。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爱活泼的他们自控力不足,并且自我对易分散的注意力调节能力不强。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我们老师上课时若只管自己解释。那学生就会因为缺少双边对话而游离在我们教学之外。故而,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应注重音乐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实践,具体做法就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乐类操作活动,或者设置一些故事、游戏、律动情境等使他们能够从主体作用发挥中学到一些知识,有一些收获的体验。例如,在教唱《音乐是好朋友》这歌的课堂上为了使趣味性提升,我们可设置“找朋友”游戏的方法来展开,首先,老师发给参与者一张纸,上面画有一个音符,然后粘在他们背上。活动开始时再让他们围成一个圈在坐着并一起唱该歌曲,老师叫停止必须找出相应的音符,找得快、找得对为胜。老师会给获胜利者一定的报酬。在此期间,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之中,并且在游戏中他们学会了我们所教的音符和歌唱技巧,实现了教学目的,在优教中学生主体性也得到了较好培养。从而大大地促进了音乐课的优教提效效果的实现,获得“一箭多雕”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注重视听结合刺激应用
  在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优教提效人们越来越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教育提效实践,尤其是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教育实施方面,更需要采用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与学活动的媒体技术。而在音乐教室中应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智能教学一体机,其强大的功能优势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和学习认知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手段实施中,其集成的多种媒体可从视、听、触等多种路径实现学生感官的调动,并使其在兴奋上提高感知效果。这样,有了极强的主体性我们教师再与之共建高效课堂和强化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和审美意识训练,那自然是优教的,也是提效的。例如在《花儿与少年》的课堂上,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这种多媒体教学法进行实施,其大屏呈现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乐团表演的各种动作和甚至做动作时的表情,并将其特征完整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样,难点化解速度快,很多知识学生可直接感知,不待我们讲。所以,在优教提效的追逐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助教的作用,使之恰当地整合在我们难点难解去抽象的创新实施中。又如《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学会OX OX|OX X| 的节奏并能在唱歌时表现出歌曲的强弱,就需要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这样的多媒体来加持,能提高学生对歌词的理解速度。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辅助注重视听结合刺激应用不但可促进学生多感知路径的形成,更利于他们主体性促使,实现优教优学提效提质效果。
  三、注重音乐学习情感和音乐素养并同培养
  优教是为了让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在师生互动上,使教者的意图更倾向于提效目标的达成上。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演唱水平是音乐素养最主要的外在表现,一个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他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向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培养就必须注重情感的技能的并行发展,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掌握歌唱的方法和真义,使其能够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此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音乐认知与音乐表达的训练。同时,老师也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现代手段将中国和国外的音乐历史或音乐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更多资源助力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发展自我情感。老师还可以把我们国家的“国粹”——戏曲介绍给小学生,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多媒体呈现等方式让他们了解音乐课程的丰富,认识到音乐学习原来不仅仅是能唱一首流行的歌,还有许多充满正能量和美感的东西同样属于音乐素养的重要范畴。这些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提高认知的过程中也受到其中情感的熏陶和陶冶,在丰富音乐的教学内容上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爱。
  总之,要让我们担当的音乐教学走向优教达到提效效果就必须在新理念指导下丰富教学实践路径,使之在精准的多样化的教法实施上达成我们预期目标,让学生获得音乐素养培养的同时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有着较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梓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年。
  [2]邱小艳,小学音乐教学提效方法初探[J].黑河教育,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