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李晓钦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九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历史悠久,传承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人们汲取前人的智慧,继承并发扬中华文化。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有关传统文化教学,既可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审美能力。基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授课策略进行研究,供各位教师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小学美术教育也是旨在学生的美学素养方面做好基础教育,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国家源历史文化远流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供教师从这宝库中选择素材,进行授课设计。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审美能力,锻炼艺术思维。
1.引入传统文化素材,完善课堂导入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和兴趣点转移很快,在授课开始之前,有个重要的授课工作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授课内容方面。课堂导入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来,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节奏转变为跟着教师的授课节奏走,提升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度。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优秀的课堂授课的必要条件,而传统文化由于其丰富的素材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让教师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来生动、形象地开展课堂导入活动。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历史故事、琴棋书画、民间各种手工艺艺术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元素来引入到课堂授课导入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优化和完善课堂设计。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影子的游戏》的教学时,可以将美术的欣赏和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相结合。皮影戏在电影出现之前,动态的纸画在艺人的操纵下可以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进行动态表演,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播放皮影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同时,皮影戏由于生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兴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传统文化艺术,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美术课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行为,不只是停留于美术绘画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美术素养。在课堂设计这个环节,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流动的颜色》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用色的手法,以及传统的青色、赤色、黄色、白色和黑色的运用。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令人惊叹的山水画中黑白色的运用效果,以及传统的五色在绘画、戏剧等领域中的运用。在欣赏这些让人赞叹的艺术美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其动手绘画自己想画的内容,体会颜色的魅力。所有的学生完成自己的画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彼此交流绘画的内容和颜色的选择。教师也可以抽出一到几幅画来课堂点评,加深学生对颜色运用的理解。颜色是可以说话的,不同的颜色诉说着不同的内容,绘画也是可以表达自己所要诉说的思想和观点,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3.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美术实践
社会上有一些社会资源,比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起到帮助作用的。这些美术馆或博物馆里面,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作品,都是非常好的美术学习对象和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在进行授课设计的时候,把这些社会资源考虑到授课环节中,组织学生参观和学习这些艺术作品。
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十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当地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去观察馆内艺术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欣赏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例如,青铜的不同造型取决于青铜器的用途,青铜上的纹样,如动物纹、几何纹、人事活动的这些不同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4.通过名画欣赏,培养学生绘画素养
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种表现艺术形式,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的画家做出了自己对中国绘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书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通过欣赏名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引导其感受这种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名画欣赏,不仅要学习绘画的技巧,还要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不同的,艺术是服务于时代的。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彩墨世界》这一节课时,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中国传统名画欣赏课堂教学。通过名画欣赏,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基本元素来表达绘画内容,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创作欲望。在中国名画的选择方面,可以是山水画,也可以是人物画,结合课时的长短和教学任务而选择不同类型和数量的中国画。山水画如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人物画比如唐代著名的人物画——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张萱的《捣练图》、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代李嵩的《货郎图》等都可以作为名画欣赏的素材。当然,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山水画也不同,中国画是一座宝库,有着足够可以学习、欣赏的名作。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教学任务是为小学生打下美术绘画欣赏和创作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有不计其数的艺术类型和作品可以供小学美术教学采用。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完善课堂导入环节、优化课堂设计和丰富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名画欣赏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化和艺术知识,提升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欣.借助传统文化丰盈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教育界,2020(36):15.
[2]潘志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6)11.
[3]李国锋.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6(24):13.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小学美术教育也是旨在学生的美学素养方面做好基础教育,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国家源历史文化远流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供教师从这宝库中选择素材,进行授课设计。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审美能力,锻炼艺术思维。
1.引入传统文化素材,完善课堂导入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和兴趣点转移很快,在授课开始之前,有个重要的授课工作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授课内容方面。课堂导入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来,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节奏转变为跟着教师的授课节奏走,提升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度。良好的课堂导入是优秀的课堂授课的必要条件,而传统文化由于其丰富的素材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让教师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来生动、形象地开展课堂导入活动。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历史故事、琴棋书画、民间各种手工艺艺术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元素来引入到课堂授课导入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优化和完善课堂设计。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影子的游戏》的教学时,可以将美术的欣赏和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相结合。皮影戏在电影出现之前,动态的纸画在艺人的操纵下可以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进行动态表演,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播放皮影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同时,皮影戏由于生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兴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传统文化艺术,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美术课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行为,不只是停留于美术绘画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美术素养。在课堂设计这个环节,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流动的颜色》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用色的手法,以及传统的青色、赤色、黄色、白色和黑色的运用。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令人惊叹的山水画中黑白色的运用效果,以及传统的五色在绘画、戏剧等领域中的运用。在欣赏这些让人赞叹的艺术美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其动手绘画自己想画的内容,体会颜色的魅力。所有的学生完成自己的画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彼此交流绘画的内容和颜色的选择。教师也可以抽出一到几幅画来课堂点评,加深学生对颜色运用的理解。颜色是可以说话的,不同的颜色诉说着不同的内容,绘画也是可以表达自己所要诉说的思想和观点,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3.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美术实践
社会上有一些社会资源,比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起到帮助作用的。这些美术馆或博物馆里面,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作品,都是非常好的美术学习对象和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在进行授课设计的时候,把这些社会资源考虑到授课环节中,组织学生参观和学习这些艺术作品。
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十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当地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去观察馆内艺术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欣赏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例如,青铜的不同造型取决于青铜器的用途,青铜上的纹样,如动物纹、几何纹、人事活动的这些不同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4.通过名画欣赏,培养学生绘画素养
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种表现艺术形式,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的画家做出了自己对中国绘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书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通过欣赏名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引导其感受这种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名画欣赏,不仅要学习绘画的技巧,还要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不同的,艺术是服务于时代的。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彩墨世界》这一节课时,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中国传统名画欣赏课堂教学。通过名画欣赏,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基本元素来表达绘画内容,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创作欲望。在中国名画的选择方面,可以是山水画,也可以是人物画,结合课时的长短和教学任务而选择不同类型和数量的中国画。山水画如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人物画比如唐代著名的人物画——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张萱的《捣练图》、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代李嵩的《货郎图》等都可以作为名画欣赏的素材。当然,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山水画也不同,中国画是一座宝库,有着足够可以学习、欣赏的名作。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教学任务是为小学生打下美术绘画欣赏和创作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有不计其数的艺术类型和作品可以供小学美术教学采用。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完善课堂导入环节、优化课堂设计和丰富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名画欣赏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化和艺术知识,提升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欣.借助传统文化丰盈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教育界,2020(36):15.
[2]潘志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6)11.
[3]李国锋.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6(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