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有效实施

【作者】 王 瑛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小结这个环节进行探讨,目标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研究,围绕课堂小结的方式、内容、时机与主体展开论述,目的在于提高课堂小结实施效率,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有效实施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我们很多时候并不重视课堂小结,不注重小结的质量,或仅仅流于形式,当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时,甚至忽略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运用得合理的话,不仅能对整节课的知识点起画龙点晴的作用,还能对前后知识点的连接和传承起着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要领,更系统地了解知识点之间联系。我们现在倡导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而课堂小结的实效性可以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因此课堂小结应该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进而认真研究怎样才能更有效合理地实施和操作这个环节。
  一、课堂小结的实施方式
  (一)梳理课堂知识。一种常见的课堂小结方式,就是把整堂课的知识用简短的话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种梳理不是通篇的叙述,而是有重点的、分层次的总结。例如,在讲“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课堂小结就主要是把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结合黑板上的图例再次梳理一遍。这种总结方式,可以让学生全面地复习一遍所讲内容,对新知识有整体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网络式记忆,把知识延伸到整个学习系统中。
  (二)概括课堂知识。教师还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几句话的概括总结,这种概括要涉及新课内容的关键点,通常用于新课内容有多个重要知识的情况下。
  (三)联系以前知识。有些新课的内容是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而来,或者是新课与所学知识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两者进行联系,进行对照解读。这样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当遇到新课与旧知识有着明显反差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拿来对比解读,以避免学生对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混淆。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知识脉络就会更加清晰。
  (四)和学生共同回想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往往是单方面讲授课堂内容给学生,而很少有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这都是因为学科的特性和课堂时间的紧迫,而缺乏互动可能导致学生和课堂的融入度不够,容易造成开小差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可以有意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复习整堂课的知识。可以是对学生进行课堂关键内容的提问,也可以是向学生询问他们所认为的难点内容来再一次讲解以答疑和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亲近课堂,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让学生对难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消化。
  二、课堂小结有效实施的注意点
  课堂小结不是教师一味地总结讲课知识,这里的本体应该是学生自己,是学生来回味和消化课堂所学内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起到串联和辅导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总结,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一)课堂小结要注意概括性。课堂小结要简单明了,用几句概括性的话语进行总结,不宜多次重复复杂内容,这样不仅起不到总结的效果,还会让学生更加混淆,对所学知识产生过多疑问。另外,课堂小结应该用最直接的语言讲述出课堂内容,不应该加以多少修饰,以避免所述内容的冗长,导致上课时间的不够。
  (二)课堂小结要注意有重点。有的人说,一堂课里有一半的时间讲重点内容就很难得,而学生只要把这些重点听明白,他们这堂课的收益就很大。课堂小结相对于课堂上的详细讲解而言,是为大部分学生整理的要点总结,不需要对整堂课的内容都重述一遍,而要对讲课内容的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回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堂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练习和记忆。
  (三)课堂小结要注意能引导课外学习。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结尾总结,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个开始。课堂小结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讲解例题后,可以让学生寻找课外相似的题目进行训练,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拓展。同时,能使课堂与课外连接起来,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
  三、课堂小结有效实施的时机把握
  注重课堂小结的时机,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掌控,有时适时的几句小结,给学生带来龄然开朗与醒翻灌顶的效果。
  (一)课前小结。课前小结通常是一道凉拌菜,清凉爽口,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来个回味,既巩固已知还可以为新课设优。
  (二)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一道杂菜拼盆,对整节课来个统领式的回顾展现,条理清晰,泾渭分明的展现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课中小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根据需要,把握时机地进行小结,例如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结果的过程,当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都非常值得总结,如果在每次解题之后及时做一个简短的回顾与小结,学生会得到更深刻的反思,反思成功的原因,反思失败的教训,让学生收获到比答案更加丰富的成果。
  四、发挥“双主”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小结的主体
  对话即互动。有效实施就要充分发挥“双主”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小结的主体。我们要设置好小结的主体,很多时候课堂小结的主体是老师,因为教师是整节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所以小结的主角通常当仁不让,老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与指向,顺利地引导学生到达目的地,无论当中采用什么教学手段,设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我们都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对。
  总之,课堂小结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做好课堂的总结是每个教师的分内之事,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做好课堂小结,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率,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授课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