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作者】 杨 毓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有动力和探究有能力,就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发策略进行创新,使其更能催发学生主体性。本文探讨了探究任务的设置、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平台的搭建等内容。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法;实施;有效

  探究性教学法写进新课标已是多年的事了,但在现实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可以看到很多尝试性开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几年,随着“双减”“提效”推进和“双主双优”教改实施,探究性教学法因为很好地凸显了学生主体性再次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高度重视。数学课堂上,我们到底如何才能将此方法更有效的开展实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启了教与研的探索之路。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形成探究任务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在探究性教学方法实施中它更着重于强化对学生的学法导向,并降低知识感知理解难度,从而激发他们进行独立的探索和研究的求知欲望。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并非课本中所有的知识建构都适用于开展探索性教学,在实践中,老师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探索性教学方法的特征,在对课本中的知识展开深入的剖析时,要将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习惯、平台条件等因素都纳入到自己的预设之中,这样才能让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合理的任务成为探究主题,才能让探索性教学方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起到服务于教和助力于学的效果。
  (一)探究内容应具良好的趣味性。在小学,孩子们的年纪都比较小,他们对周围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当中。比如,将探究性教学法运用于《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的时候,就应该先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探究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同学们去做一些练习,指导同学们去计算出同一种类的球体的弹跳和落地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兴趣,让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有关分数的概念,并且能够更好地训练同学们的求真务实的态度。
  (二)探究内容应具良好的适度性。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注重探究内容的适度性,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习惯,从而确保探究式教育可以得到学生参与的支持和投入。在具体的操作中,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注重对探究内容展开全面、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弄清楚,并对知识的难易程度加以掌控,保证大多数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索,从而可以将他们在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给化解掉,同时也可以防止因为知识的过于复杂而导致的对他们的学习热情的影响,从而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与愉悦感。在确保适度性中,老师还应该将学生的探索方法和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到底选择独立探究还是合作探究也要根据适度性要求作出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将良好的探究内容和探究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最佳实施。
  二、创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探究性教学法欲达到有效实施效果就必须强调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离开于此探究性教学法因没有学生支持自然就不会收到很好效果。故而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创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情境教学以展开。将探究性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欲得到学生极力参与,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探索学习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识少力薄的小学生。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运用情境来激趣和诱思,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好的气氛增强学生“我要探究”的主体性,使之在内驱上自觉发挥主体作用。在常规的教育方式下,我们发现很多课堂的教学气氛都比较压抑,这种实施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什么热情,不能主动地参加,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是不佳这个结局。以情境之法为基础,在展开时我们老师应该以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为基础,设定一些特定的情景,用这些情景来提升课程的趣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加到这些活动当中。
  (二)少一些对学生的约束。在探究性教学法实施中,老师应该注重降低对学生的约束次数,多一些激励,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起到的主体作用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引导他们用自主的探索方式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建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探索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重视实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探究性教学法的实施,根据班级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分组,并提倡每个小组之间在思想与观点上展开交流和合作,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探究效果,发展多项能力。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章节内容中,欲实现学生检验能力培养,可鼓励学生采用计算器或者电脑来验证运算的结果,这样的实施同样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到这些运算的方法和规则。
  三、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实践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法相辅助,老师应该在对其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激励下展开探究实践,从而使其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校园绿地面积》这一课程的讲授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法,老师应注重指导同学们到学校去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并且要指导同学们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求出他们所需要的绿化面积,这样实施就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技能,实现采用探究性教学法的实施目的。
  总之,将探究性教学方法运用于小数数学的课堂上进行实施,要达到激趣又培养学习能力的效果,就要对其实施主题进行科学的设置和恰当的安排,这样才能确保高水平的运行。作为一线数学老师应在“双减”政策和“双主双优”教改的“双重”引领下积极探索教法,做到科学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凡,探究性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园,2018年。
  [2]赵越,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法浅谈[J].中小学电教,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