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趣味教学法在物理优教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 杨 川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趣味教学法在物理优教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是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利用信息技术优教、运用情感因素优教和挖掘实验趣味优教三种途径进行趣味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优教实践;应用;趣味教学法

  在新课表实施未启动以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尽管一些中学物理老师已经意识到了物理对学生将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在“教以应试”影响下他们还是采取了一种自认为既操作简单又有效的灌输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点。这种做法,对于不爱教法探索创新的老师来说,的确为他们减轻了负担,但这样长期实施就会对学生造成兴趣发展扼制,甚至不断降低。渐渐地在课堂也会因学生参与度降低而使教学效果走下坡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课堂上他们更喜欢活泼、教学方式多样、语言生动的老师来实施。多年“双主双优”课改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就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故而,趣味性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优教实践中运用便有了很大市场。我也不例外地加入了这个探索实践的阵营中。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教,增强教的趣味性
  随着数字化教育行动实施的一再推广强调,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优教中的运用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老师欲实现优教效果,同样也要进行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探索,尝试着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实践,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又让学生有了更多视觉看点,实现了视听双径学物理的效果。在具体优教中,物理老师可以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幻灯片设计,在图形、声音、视频作为负载介质的作用下向同学们展示富有层次性的知识。这样,学生在生动画面和音效作用下自然就受到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这样,既能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提高优教实践的实效性,让学生乐在趣中。
  比如,我在教《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时候,先用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智能教学一体机大屏把钢钉划破玻璃窗时的声波图甲和音叉声的波形图B展示出来。在演示完图像之后,我要求同学们注意图像中的各种变化,并要求他们进行对比,找出哪些是噪音图,哪些是乐音图。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探讨机会,让学生针对两张波形图展开自由地讨论。很快,同学们就发现,在A图中的波形是混乱的,而B图中的波形是有规则的,进而得出A图的波形是噪音、B图的波形是乐音的结论。得到成功感的学生自然迎来兴奋时刻,但我又开始了激趣导向,我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再去思考一下生活中其他的噪声,然后请他们谈谈防治噪声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无疑优教高效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这把利剑既取得激趣优学的效果又使教的过程具有了生动的画面感,能使知识直观形象,降低了理解难度,实现了优效导向。
  二、运用情感因素优教,增强教的趣味性
  能使初中学生自学不辍,不需人督促,那只有一种途径,就是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快乐。在实践中,我们要清楚学生对物理学习容易产生“乏味感”和“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教法改进之径,使其持续保持兴趣内驱。作为一线老师应该尊重和爱护学生,尽量运用好感情要素来使学生“亲其师”这个需要不发生改变,从而在爱屋及乌中让他们快乐地学习物理知识建构物理技能。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成绩优异的同学去品味到胜利的甜蜜,还要让普通同学去感受到胜利和希望,让他们勤奋学习中去感受到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多一些学习压力和指责,以免他们感到“难堪”而滋长厌学情绪。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适时地给予肯定,在遇到学有压力时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自己,从而提升自己追求学习进步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在物理教学中打好情感牌同样是激趣的有效法宝。作为一线老师用好这张牌同样可以优教,提高教的趣味性和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三、挖掘实验趣味优教,增强教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项基于实验重实践的育人课程,其在教科书编排中有许多实验成为了其内容。细观这些实验,既有教师为主的演示实验,也有让学生进行分组展开的实验,还有一些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小实验。在教学中让我们花去时间最多的莫过于演示实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由于承载多种教学任务,要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就要尽可能地促使学生主体性生成,使他们把主体作用发挥在多观察、分析、归纳现象和得到结论中。大家知道,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如果我们不把他们逼得过紧、压力过多,他们自己也会对这些演示实验感兴趣的。所以,在物理学的课堂上,我们在实施实验演示时一定要凸显其趣味性,尤其是一些有意思的小试验,要指导他们去进行,比如在学习光学知识前夕,可以让他们去观看一些有意思的趣味实验,比如“水中筷子”“水面浮针”“透过水珠看文字”。让学生不能仅看不思考,教学时要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因,这样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物理新授学习时能更好地集中目光用好心思。当学生探究欲望渐渐高涨,他们就会从被动式的教学转变为积极式的“我要学”,把主体作用变成建构物理知识的动力而彰显于外形成积极性。这是我们老师所希望达到的优教效果。
  总之,通过趣味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和技能建构产生强烈的主体性兴趣。但是,教无定法,要想获得学生持续高效参与这个效果就必须展开教法探寻,同时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仔细的分析。所以,身为一位中考主导下的物理老师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完成,特别是在“双减”优教提效中更要运用更多的有趣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趣味教学法的实施,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让他们乐其趣中,学在乐中。
  参考文献:
  [1]陶思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南北桥,2017年。
  [2]刘方桂,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策略探析[J].科技展望,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