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作者】 曹世刚
【机构】 四川甘孜职业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时代的书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明显区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书法教师在开展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书法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创新。对于书法教学而言,仅有不断创新,才可让书法教学永葆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此,本文以高中院校书法教学为研究对象,在思考高职书法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创新建议,以此提高高职院校书法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思考
中国书法是世界东方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之一,备受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视。国内多家高职院校纷纷在校园内部设置了书法课程,并将书法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从实践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将其解决,以此实现对传统书法教学的创新。
一、传统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的思考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书法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院校管理层及教师等予以重视。从理论教学角度来看,书法理论教学类似于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然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的核心依然是教学方法的探究,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书法教学充满新意和生机,让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创新的思考
(一)媒体演示书法美感——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之所以采用“示范法”开展书法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从模仿中,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亲自观察、思考及临摹书写等方式加深对书法字体间架结构及神韵的理解,还可从中锻炼学生的多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书法课的最大特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实践性,其次是技能操作性。为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的传统书法教学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创新。例如,教师可在书法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视频内容包括书写过程、书写注意事项、书法作品作者简介及作品点评等,让学生在欣赏书法创作的过程中,学习书法知识。此种书法教学模式更加直观,可取代传统的书写教学。
在多媒体展示教学中,教师需对书法作品内容进行讲解,将书法作品视频中所需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书写技巧。传统的书法教学,多是以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讲解,而创新后的教学则是以视频引导为主,让学生从视频画面中感受书法创作的全过程。此种教学模式趣味性十足,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学习体验。另外,视频内容还可将汉字笔画的书写过程进行模拟。例如,教师可将“永”字的笔画书写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们,其中“永”字,包括的笔画有多种,包括“点”、“横”、“竖”、“钩”、“撇”、“捺”、“折”,可谓将各种笔画汇聚其中。学生们通过观看“永”字的书写过程中,来了解这些笔画类型,为后续书法学习奠定基础。总的来看,多媒体示范教学不仅能让课堂趣味性十足,还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考体悟书法美感——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传统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始终主导地位,学生仅是配合的对象,并不具备更多的主动权,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为此,新时代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此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入手,强化教学效果。
以往的书法教学中,教师仅仅将字展示在白板上或者纸面上,教学方式单一且枯燥,让很多高职生难以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书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完善。例如,教师可在书法教学中,在展示文字作品的过程中,将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知识等展示给学生们。同时,教师就书法作品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提出与书法创作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书法知识理解的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感受书法美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何为设计式教学法,是由学生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书法知识及书写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作品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为条幅、可以是横幅,还可以是扇面等。开展此种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创作空间,让学生在书法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
例如,教师可组织一个主题为“我是书法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该活动要求,设计自己的书法作品,书法字体形式不限,可以是楷书,可以是行书,还可以是隶书或篆书等,以此保持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来设计并创作,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总结
素质教育时代开启后,书法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书法教育与其他文化课教学不同,它需要学生从多个感官去体会,去感受,去思考,可见,书法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各项能力是非常有利的。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从教学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不再因循守旧,而是应顺势而为,从多个角度贯彻新时代的素质要求。灵活机动的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为实现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忠. 高等职业院校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 书法, 2021(10)102-104.
[2]程德亮. 高等职业教育书法教学应侧重艺术性[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10)18-20:3.
[3]王金城, 潘清泉. 关于书法艺术的教学思考[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1(4)63-64:2.
[4]傅如明. 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J]. 书法教育, 2021.
【关键词】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思考
中国书法是世界东方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之一,备受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视。国内多家高职院校纷纷在校园内部设置了书法课程,并将书法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从实践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将其解决,以此实现对传统书法教学的创新。
一、传统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的思考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书法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院校管理层及教师等予以重视。从理论教学角度来看,书法理论教学类似于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然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的核心依然是教学方法的探究,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书法教学充满新意和生机,让学生对书法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高职院校书法教学创新的思考
(一)媒体演示书法美感——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之所以采用“示范法”开展书法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从模仿中,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亲自观察、思考及临摹书写等方式加深对书法字体间架结构及神韵的理解,还可从中锻炼学生的多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书法课的最大特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实践性,其次是技能操作性。为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的传统书法教学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创新。例如,教师可在书法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视频内容包括书写过程、书写注意事项、书法作品作者简介及作品点评等,让学生在欣赏书法创作的过程中,学习书法知识。此种书法教学模式更加直观,可取代传统的书写教学。
在多媒体展示教学中,教师需对书法作品内容进行讲解,将书法作品视频中所需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指出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书写技巧。传统的书法教学,多是以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讲解,而创新后的教学则是以视频引导为主,让学生从视频画面中感受书法创作的全过程。此种教学模式趣味性十足,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学习体验。另外,视频内容还可将汉字笔画的书写过程进行模拟。例如,教师可将“永”字的笔画书写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们,其中“永”字,包括的笔画有多种,包括“点”、“横”、“竖”、“钩”、“撇”、“捺”、“折”,可谓将各种笔画汇聚其中。学生们通过观看“永”字的书写过程中,来了解这些笔画类型,为后续书法学习奠定基础。总的来看,多媒体示范教学不仅能让课堂趣味性十足,还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考体悟书法美感——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传统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始终主导地位,学生仅是配合的对象,并不具备更多的主动权,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为此,新时代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此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入手,强化教学效果。
以往的书法教学中,教师仅仅将字展示在白板上或者纸面上,教学方式单一且枯燥,让很多高职生难以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书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完善。例如,教师可在书法教学中,在展示文字作品的过程中,将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知识等展示给学生们。同时,教师就书法作品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提出与书法创作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书法知识理解的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感受书法美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何为设计式教学法,是由学生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书法知识及书写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作品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为条幅、可以是横幅,还可以是扇面等。开展此种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创作空间,让学生在书法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
例如,教师可组织一个主题为“我是书法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该活动要求,设计自己的书法作品,书法字体形式不限,可以是楷书,可以是行书,还可以是隶书或篆书等,以此保持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来设计并创作,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总结
素质教育时代开启后,书法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书法教育与其他文化课教学不同,它需要学生从多个感官去体会,去感受,去思考,可见,书法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各项能力是非常有利的。高职院校的书法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从教学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不再因循守旧,而是应顺势而为,从多个角度贯彻新时代的素质要求。灵活机动的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为教师减轻教学压力,为实现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忠. 高等职业院校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 书法, 2021(10)102-104.
[2]程德亮. 高等职业教育书法教学应侧重艺术性[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10)18-20:3.
[3]王金城, 潘清泉. 关于书法艺术的教学思考[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1(4)63-64:2.
[4]傅如明. 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J]. 书法教育,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