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自主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旋律

【作者】 曾夏贵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本文从和谐师生关系、真实的情境创设、科学的指导方法、高效的合作交流,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光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而且还应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学以致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来选择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积极地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感悟到如下几点: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真挚的情感投入自己的工作中,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他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充分自由地彰显个性,毫不隐瞒自身的观点,尽显所思所想,达到“知无不言”,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这形象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学生有错时,教师应积极帮助引导,不过分地批评指责,而要给他们改正的实践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哪怕学生有点滴进步,教师也要真诚地称赞他们或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树立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有敌意,学生就不会喜欢你这个人,更不会喜欢上你的课。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真实的情境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注意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主动、积极的思维,学会合作、竞争,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如:在讲《powerpoint背景设置》时,我先展示“自己的照片”和“我的家”幻灯片,让学生在幻灯片中看到老师的照片和老师的家人,真实的人物照片和简介,美丽的画面和动画效果,再加上背景音乐,无一不引起同学的赞美,同学们都想为自己的家也做一个幻灯片。创设这个完全真实、高复杂度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还触发了学生探索:“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里面的照片是怎么放进去的?”;“里面的音乐怎么放的?”等问题,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总之,创设一个适当的、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活跃的师生教学氛围中,在宽松、参与、协作的过程中,最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三、科学的指导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的确,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前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应用一些科学的指导方法,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艺术字设计时,由于新版教材没这方面的内容,我就自行制作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课件,里面有设计的步骤,还有一些设计了的艺术字效果。我将这个课件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让学生对照去学习,通过学习,再自主地去设计出更漂亮的艺术字。在这节课中,重要的是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自己去设计,学生设计的艺术字都很漂亮,而且有的很新颖,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高效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虽然现在我们在这里讲的是自主学习,但凭学生一个人有时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了。我平时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比较好的一名做组长,在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行,再由教师去指导。在组内学习中,组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起着“小老师”的作用,组内同学通过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因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是紧密相连的,反过来说,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一定要牢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设计每一节课,多想出一些好点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场所,而是一片充满着浓郁情感的“动感地带”,是一个充盈着旺盛生命活力的舞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得到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饱含鲜活浓厚的生命气息,我们的课堂也就一定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美]肯尼迪.莫尔著,刘静译.《课堂教学技巧》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52,124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20-126.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