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探析
【作者】 陈招阳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学校应该积极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重点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路径,通过明确小学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策略,确保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路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在实际教育策略的落实方面要进行优化,从以下几点策略落实要充分重视:
1.强化安全教育的观念
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校以及学生等方面,都需要对安全教育充分重视,认识到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效果,以及对学生身体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影响。各方只有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价值,才能促进具体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将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要能体现出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爱学生,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中,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于高难度的动作避免让学生硬性练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突破,从而保障学生的身体安全。
2.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中为能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保护好自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在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小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中,是以开放的状态参与的。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体育课堂中个性张扬,教师要在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警示方面注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当中明确运动的目标,注意在运动当中保障自身安全。教师可利用课前的时间或是室内课的时间,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体育运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保障学生运动的安全。例如: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参与短跑项目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进入到跑到,在跑步的时候不能串跑道。按照竞赛的要求,在跑前需要做热身的运动,避免在激烈地运动中对身体造成伤害。教师要能结合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安全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安全防护的方法,避免在体育运动的时候出现安全事故。在体育活动中为学生传授体育技巧的时候,让学生能结合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避免不按照规范操作而出现安全事故。如在单双杠技巧传授中,指导学生保持身体平衡,让学生注意在运动中的身体状态,要求学生周围时刻都需要有人看护;再如跳绳的时候,需要对跳绳速度以及力度加以注意,先慢跳,在熟练后才能加快速度,避免发生碰伤以及绊倒的问题。
3.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为能有效保障体育教学的工作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优化。教师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强化安全教育,能为学生身体安全起到保护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场地和器材的运用方面,要科学合理,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提前预防。教师在课前和学生要加强沟通,协调各教学环节,让运动量差的学生避免自伤以及互伤。教师在教学组织方面要能认真对待,严格执行课堂的常规,不能随意忽视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性,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预防伤害能力的重要举措,能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的事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沙包以及实心球等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就要按照教师口令行动,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特色,采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方法,保障自身安全。教师要注重做好教学组织管理的工作,从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只有从这一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为体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再如爬云梯的时候要注意脚踩稳,手抓牢;翻双杠或者是单杠的时候,上下要注意安全。教师在一旁进行监督,从这些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有助于保障学生安全。
4.教授学生自我防护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要采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自身学习有效的安全防护的方法,这是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体育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和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对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好准备工作,如在跑步以及调高跳远等方面,需要做好准备活动,然后才能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运动之后需要做整理放松的活动,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教育学生分清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有危险性,以及如何进行防护。教师也要给学生传授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如轻微擦伤以及扭伤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基本防护的常识。
5.突发状况注重自救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在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让学生要能学会自救。有时即便是做好万全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发生,教师要能教授学生在有危险的状况下有效自救,避免在面临突发状况下出现手足无措的问题,进而造成更大损伤。运动中如果学生出现不慎摔倒、有伤口,就要教授学生简单包扎的技巧,让学生能学会自救。而在面对其他同学发生危险的时候,就要教授学生如何提供帮助。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要详细讲解,让学生在遇到没有办法处理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向教师进行汇报,而不能盲目性施救。学生只有在掌握了相应自救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第一时间判断能不能自己实施自救,这样能避免情况发生恶化。教师只有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多样方式讲解,以及示范等,才能让学生面对突发状况能及时自救。
综上而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的学习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文章通过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体育安全教育在不同环节中的融入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安全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有效性研究[J]. 范运恒.学苑教育,2021(17)
[2] 小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及安全防护策略探究[J]. 卢元成.科幻画报,2021(03)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探析[J]. 韦鹏飞.文理导航(下旬),2021(03)
[4]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 冯冰.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2)
[5] 如何有效预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事故[J]. 曹焕文.新智慧,2020(23)
[6]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 齐建中.教育界,2020(23)
【关键词】 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路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在实际教育策略的落实方面要进行优化,从以下几点策略落实要充分重视:
1.强化安全教育的观念
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校以及学生等方面,都需要对安全教育充分重视,认识到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效果,以及对学生身体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影响。各方只有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价值,才能促进具体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将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要能体现出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爱学生,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中,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于高难度的动作避免让学生硬性练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突破,从而保障学生的身体安全。
2.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中为能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保护好自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在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小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中,是以开放的状态参与的。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体育课堂中个性张扬,教师要在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警示方面注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当中明确运动的目标,注意在运动当中保障自身安全。教师可利用课前的时间或是室内课的时间,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体育运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保障学生运动的安全。例如: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参与短跑项目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进入到跑到,在跑步的时候不能串跑道。按照竞赛的要求,在跑前需要做热身的运动,避免在激烈地运动中对身体造成伤害。教师要能结合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安全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安全防护的方法,避免在体育运动的时候出现安全事故。在体育活动中为学生传授体育技巧的时候,让学生能结合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避免不按照规范操作而出现安全事故。如在单双杠技巧传授中,指导学生保持身体平衡,让学生注意在运动中的身体状态,要求学生周围时刻都需要有人看护;再如跳绳的时候,需要对跳绳速度以及力度加以注意,先慢跳,在熟练后才能加快速度,避免发生碰伤以及绊倒的问题。
3.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为能有效保障体育教学的工作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优化。教师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强化安全教育,能为学生身体安全起到保护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场地和器材的运用方面,要科学合理,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提前预防。教师在课前和学生要加强沟通,协调各教学环节,让运动量差的学生避免自伤以及互伤。教师在教学组织方面要能认真对待,严格执行课堂的常规,不能随意忽视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性,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预防伤害能力的重要举措,能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的事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沙包以及实心球等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就要按照教师口令行动,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特色,采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方法,保障自身安全。教师要注重做好教学组织管理的工作,从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只有从这一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为体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再如爬云梯的时候要注意脚踩稳,手抓牢;翻双杠或者是单杠的时候,上下要注意安全。教师在一旁进行监督,从这些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有助于保障学生安全。
4.教授学生自我防护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要采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自身学习有效的安全防护的方法,这是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体育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和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对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好准备工作,如在跑步以及调高跳远等方面,需要做好准备活动,然后才能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运动之后需要做整理放松的活动,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教育学生分清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有危险性,以及如何进行防护。教师也要给学生传授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如轻微擦伤以及扭伤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基本防护的常识。
5.突发状况注重自救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在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让学生要能学会自救。有时即便是做好万全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发生,教师要能教授学生在有危险的状况下有效自救,避免在面临突发状况下出现手足无措的问题,进而造成更大损伤。运动中如果学生出现不慎摔倒、有伤口,就要教授学生简单包扎的技巧,让学生能学会自救。而在面对其他同学发生危险的时候,就要教授学生如何提供帮助。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要详细讲解,让学生在遇到没有办法处理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向教师进行汇报,而不能盲目性施救。学生只有在掌握了相应自救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第一时间判断能不能自己实施自救,这样能避免情况发生恶化。教师只有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多样方式讲解,以及示范等,才能让学生面对突发状况能及时自救。
综上而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的学习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文章通过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体育安全教育在不同环节中的融入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安全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有效性研究[J]. 范运恒.学苑教育,2021(17)
[2] 小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及安全防护策略探究[J]. 卢元成.科幻画报,2021(03)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探析[J]. 韦鹏飞.文理导航(下旬),2021(03)
[4]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 冯冰.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2)
[5] 如何有效预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事故[J]. 曹焕文.新智慧,2020(23)
[6]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 齐建中.教育界,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