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作者】 冯明军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汇丰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互联网+曾风靡全球,它的发展触及人类的每个角落。人类的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无不受其影响。如何巧妙地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地结合,提高课堂效益?作者根据在教学实践得出经验教训在本文做了总结。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原来的教学中,特别是PPT出来之前,教师借助自制简单的教具进行教学,化抽象为直观,方便学生理解,但教师自制教具有限,同时对有的需要动态展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很多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仍晦涩难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多媒体后,在大数据面前,可结合生活中的丰富素材,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一、如何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提高课堂效益,这是作为数学老师需要不断摸索,总结和学习的话题,现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做几点探讨: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数据的今天,各种素材应有尽有。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为一体,课前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多感官接触信息,远比仅从教材文字、图片的印象深。同时也会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陌生,却是如此亲近。我在逛纪念碑地下商场时看到几家商店在搞促销,心想最近正在上销售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不是很好的素材吗?于是用手机录下一段商品促销打折小视频,然后把相应的问题编辑处理下,在上销打折这课时,学生一看,是自己平时去逛的地下商场,还有学在喊,这个地方我也去过,于是我顺势引导抛出问题,巧妙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在教学中,特别是遇到长方体、正方体、对称、旋转等变化时,前后过程及中间状态太抽象,大部分同学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这样的话去解决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若利用《几何画板》,学生可生动形象根据变化得出相应结论,这也是新课标要求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的体现。
  3、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
  原来教学遇到文字特别多应用题时,往往写在黑板上,这无疑仅写题占用了课堂大量时间;或提前写到小黑板上,也会因为字太小坐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效果不好;或是印在学案纸上,但这个及时性和每堂课都这样的话不现实。于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件上多设置与当堂相关的练习,这样可增大课堂容量,使学生课堂时间有效率大大增加。
  4、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对关键字词用不同颜色的笔可圈可点,学生观察模仿教师的示范,对他们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分析工作量问题时,勾画出题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设未知数把相关式子表示出来,可用表格分析,引导学生也可用线段图(或表格)分析,同单位的相加,不同单位的相乘除,找出包括题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有的同学分对象列,也有同学分阶段列。这样可以让大家分享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使上台展示的同学获得成就感。
  二、当然,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课堂教学时,也应该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1、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切不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教师教学中在黑板上板书,解题示范切不可省。如果仅利用课件一翻而过,对于绝大部学生来说是走马观花,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他们头脑里的印象不够深刻,解题时会漏洞百出。
  二、不是每堂课都适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它的优越性,但不是每节课都适用,更不能做得花里胡噪,学生地注重力反而会受到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需要静心思考。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教师勤于耕耘,不断探索,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体优势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会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陈至立.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3]柴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4]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