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 刘立春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回民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教学地位和职责。小学数学教学依据学科特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新课标指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虽然计算教学很重要,但从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学生在计算中不仅速度慢,而且出错率高;更让人头痛的是,在应用题计算中,学生好不容易理清了思路,列对了算式,但由于计算能力差,在计算上又出了差错,从而得不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是当前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计算能力;方法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计算能力偏低的原因
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无论在作业和试卷中都能反映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认真总结和分析后,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的概念发生错误
比如,学生若对位值的概念、0的概念和1的概念理解不够,会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计算事实和计算程序,只会机械地“操弄符号”,导致计算出错。
2.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是抄错数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把0写成6,把加号写成减号;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书写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口算不熟练,在完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出错较多;还有的学生乘法口诀不熟练,导致出错。
3.算理不清,掌握不熟。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强调小数点对齐;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强调小数末尾对齐,有些学生恰恰把他们写反,导致错误较多。这些学生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愁的现象,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4.思维定势干扰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的一种“惯性”,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有着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在变化的情况下,产生干扰的作用。在计算方面,主要表现在运算法则的变化时,干扰了学生及时转换思维。
5.畏难的心理
小学生天性活跃,尚未形成挑战困难的意志力与毅力。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学习的内容变得困难,计算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在计算中,他们总会希望快速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所以,当学生面对计算难度大的题目时,容易产生排斥情绪,失去了计算的信心,导致没有耐心进行一步步的合理运算。其次,家长或者教师所施加的压力,要求他们不能出错,否则会加大训练或者其它惩罚措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每次遇到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老是会担心自己出错,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分散注意力,导致计算错误。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事情。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精心设计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计算教学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更加难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多下功夫,精心备好计算教学课。新课标下的每一课教材上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生活情境来引入所学的新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或者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的情景导入,创设生动的情景,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动手操作或者游戏环节,這样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析运算和顺序的特点,联系运算形式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化等方法是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2)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理解算理,掌握巧算,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例如:计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算理清楚了,计算就简单了。
(3)仔细计算,规范书写。教师加强对书写格式的指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字迹工整,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速算与巧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简便运算,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快速正确地进行计算,必须进行长期反复的练习.使计算经常化,长期化,逐步提高数学计算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3、培养良好的习惯,克服心理因素
针对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因素,很多看似由于粗心引起的错误,其实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精确的视知觉,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一丝不苟的计算态度。数学讲究细节,因为粗心,导致整个计算过程错误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认真书写计算符号和阿拉伯数字做起,再到严格地书写每一个计算步骤;
其次,学生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做题之前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再次,教师要提醒学生看清计算符号和数字,眼睛看一遍,还要用心默念一遍,加强短时记忆的效果;
最后,要养成验算和检查的习惯。要从头到尾逐一进行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计算顺序是否正确﹑简便运算定律选用是否恰当﹑得数是否准确等。学生还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此外,每个学生除了有作业本外,还应有一个错题本。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题,就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很好地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做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提高。需要每位教师从平时的教学常规抓起,从细节入手,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2]阚开礼;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3]郭花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4]朱火;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2期.
[5]胡金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Z1期.
[6]袁志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考试(教研);2010年06期.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计算能力;方法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计算能力偏低的原因
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无论在作业和试卷中都能反映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认真总结和分析后,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的概念发生错误
比如,学生若对位值的概念、0的概念和1的概念理解不够,会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计算事实和计算程序,只会机械地“操弄符号”,导致计算出错。
2.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是抄错数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把0写成6,把加号写成减号;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书写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口算不熟练,在完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出错较多;还有的学生乘法口诀不熟练,导致出错。
3.算理不清,掌握不熟。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强调小数点对齐;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强调小数末尾对齐,有些学生恰恰把他们写反,导致错误较多。这些学生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愁的现象,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4.思维定势干扰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的一种“惯性”,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有着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在变化的情况下,产生干扰的作用。在计算方面,主要表现在运算法则的变化时,干扰了学生及时转换思维。
5.畏难的心理
小学生天性活跃,尚未形成挑战困难的意志力与毅力。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学习的内容变得困难,计算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在计算中,他们总会希望快速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所以,当学生面对计算难度大的题目时,容易产生排斥情绪,失去了计算的信心,导致没有耐心进行一步步的合理运算。其次,家长或者教师所施加的压力,要求他们不能出错,否则会加大训练或者其它惩罚措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每次遇到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老是会担心自己出错,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分散注意力,导致计算错误。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事情。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精心设计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计算教学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更加难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多下功夫,精心备好计算教学课。新课标下的每一课教材上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生活情境来引入所学的新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或者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的情景导入,创设生动的情景,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动手操作或者游戏环节,這样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析运算和顺序的特点,联系运算形式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化等方法是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2)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理解算理,掌握巧算,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例如:计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算理清楚了,计算就简单了。
(3)仔细计算,规范书写。教师加强对书写格式的指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字迹工整,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速算与巧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简便运算,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快速正确地进行计算,必须进行长期反复的练习.使计算经常化,长期化,逐步提高数学计算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3、培养良好的习惯,克服心理因素
针对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因素,很多看似由于粗心引起的错误,其实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精确的视知觉,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一丝不苟的计算态度。数学讲究细节,因为粗心,导致整个计算过程错误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认真书写计算符号和阿拉伯数字做起,再到严格地书写每一个计算步骤;
其次,学生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做题之前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再次,教师要提醒学生看清计算符号和数字,眼睛看一遍,还要用心默念一遍,加强短时记忆的效果;
最后,要养成验算和检查的习惯。要从头到尾逐一进行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计算顺序是否正确﹑简便运算定律选用是否恰当﹑得数是否准确等。学生还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此外,每个学生除了有作业本外,还应有一个错题本。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题,就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很好地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做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提高。需要每位教师从平时的教学常规抓起,从细节入手,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2]阚开礼;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3]郭花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4]朱火;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2期.
[5]胡金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Z1期.
[6]袁志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考试(教研);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