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探究

【作者】 黄选蓉

【机构】 广西南宁市凤岭南路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了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好基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为了更有效地阅读,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生必须掌握英语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

  一、预测阅读
  1、利用标题预测
  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是对全文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标题能折射出文章的中心,能帮助读者预测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利用标题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比如针对说明文,重点解决What和How的问题;针对记叙文重点解决Who、When、Where、What和How;针对议论文重点解决What、How和Why的问题。
  2、利用插图预测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的英语课文,几乎每篇都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中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预测等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根据关键词预测
  关键词是指阅读文中一些线索词、加注词和关联词。学生根据这些词知道全文的大意。如上述列举的插图,每幅图下都提供一些线索词。根据这些词来阅读课文“My Report on Beijing”起了很大帮助。有些文章有生词,一般会加注,这些加注词对理解文章也有益。因此,充分利用加注生词预测文章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关联词是指表达上下文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词语。
  二、整体阅读
  整体阅读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课文时,从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获取并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从而达到分析课文、夯实语言基础和交际运用能力。
  1、运用语篇结构,树立语篇意识
  从语篇角度出发,居高临下,有利于学生获得总体信息。比起只抠单个的无联系的词、句来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心中时刻有语篇的整体存在,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理解全文主旨、作者意图、言外之意上,使整个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一气呵成的而不是被断续分割的过程。
  2、把握线索
  记叙文体的文章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其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还可以是空间的转移。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抓住四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从中分析人物思想,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抓段落主旨
  抓住段落主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文章段落的主题句,然后理清主题句及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通过推理、概括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出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意义。段落的主题句一般在每段文章的首句或尾句。
  三、沉浸文本阅读
  沉浸阅读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沉浸于文本,与文本对话,关注不同语境中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体会文中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得体性和灵活性。同时,在沉浸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依据语境推断语义,剖析复杂的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捕捉情感意蕴,准确理解文本的主题。
  1、浅文深学中沉浸文本
  初中的阅读教材多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主题单一。正因为这些文章浅显,更需要深度挖掘和精心准备。教师应尽可能设计各种有助于学生沉浸其中进行深入阅读的教学环节,或问题引领,或提炼总结,为学生创设浅文深学的阅读环境。
  2、语篇细读中沉浸文本
  阅读教学受时空的限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段内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细读语篇是最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在采取略读或跳读的方式进行浅层阅读之后,学生在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结构轮廓。在此基础上,选择文本中精彩段落,沉浸其中,去体会和欣赏语言之美。
  突出对重点段落的细读和细节的整理,能帮助学生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的程度。细读语篇,学生应采用寻读和精读的方式进行深层次阅读,多角度地分析文章,抓住重点,掌握要点,提高阅读效率。
  3、语境意识中沉浸文本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境意识的培养是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沉浸文本阅读中必须充分关注。语境意识的形成需要对文本的细心体味,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揣摩,寻找有助于理解的语言信息,注意文本中指代、替代、重复等一些衔接语篇的常用手段,领会一些关联词在文本中的纽带作用。
  沉浸的英语阅读并非意味着随意阅读,也不是孤立肢解文本的阅读,是学生走向有效阅读,唤醒和点燃思维灵性的过程;是学生从字里行间倾听言语发出的细微声音,沉浸在享受快乐阅读的过程。
  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英语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之外的阅读活动。它深化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兴趣。为学生智能开发,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1、目标任务
  阅读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阅读任务,实现特定的阅读目标。如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找一些阅读题型的训练,或读完某一材料,写出故事梗概,以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
  2、材料选择
  英语课外读物多而杂,深浅程度不一。所以阅读者在选材料时,可以采取老师提供和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所选的材料题材要广泛,既要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内驱力;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材料的难易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3、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
  课外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主要靠自己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阅读中不要贪多求快,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但是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会遇到部分疑难问题,通过自己思考,查阅工具书也难以解决。这时,就要发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作用。合作交流时,小组成员依次提出问题,轮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前提,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训练方式,注意消除阅读技能的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群.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出版社,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