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

【作者】 热比罕·麦麦提敏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胡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们的提问质量需要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与个人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数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向来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攻克许多困难的学科,实际上,在教学中,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并不是学生们独自进行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一起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教学思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所进行的提问较为常见,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为此,深入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举措,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现状问题
  由于提问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难以回答。有些教师提问时,语言含糊不清,给学生带来理解困难,现代教学中,有许多数学问题的指向性不强,学生们就不知道如何作答。问题的表达方式不明确,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思维得不到发展,从而没有实现提问问题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教学中,问题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并且,在初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经调查,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提问思索时间太短了。在回答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酝酿和思考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它叫停,这样,同学们就没有充分地在自己的思想状态中去思考,往往会造成思维闭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问题法,重视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在授课前应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围绕教材进行备课时,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联系实际情况,对教材灵活运用,将有效提问的相关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只有明确教学任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地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任务。在有效提问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理解数学知识,并且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问题设计应具备吸引效果,从而激发学习者探究兴趣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全新教育理念。对教师是否负责进行衡量时,常常依据教师课堂提问频率这一标准。观察教师一整堂课是否存在提问行为,若教师在讲堂上自顾自说,未能发现任何问题的存在,便可以证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有所欠缺。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整体学习难度偏大,如果师生之间完全没有构建“提问沟通”纽带,则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为处理好这个困境,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研究该问题所具备的吸引效果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对这一点进行充分考虑,才可以尽可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极其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会运用数学眼光、思维以语言等方式诠释现实世界,了解并掌握现实世界与数学知识的关联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借助趣味性更强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在知识探索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不懂的数学问题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究欲望。除此之外,倘若教师教学活动中,一味的只顾优生而忽视差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四)小组合作提问与讨论,完善学生的认知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除了对于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之外,还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并且针对问题来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在进行讨论与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解析能力,还能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各自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由小组长进行问题的整理,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且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进行验证,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在进行问题创设并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能高效的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
  (五)联系生活现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有效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将更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可以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以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为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炼与概率与统计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智能整理,激发初中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就双色球中奖概率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解释自己的答案。通过将实际问题带入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接着教师介绍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概念,重点讲解概率与统计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帮助学生计算双色球中奖概率。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概率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概率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
  高效地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课程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常见手段。对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树立起有效提问意识,加大课堂有效提问的力度,巧妙将教学切入点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兴趣点结合,主动探究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这样会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地激发,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张玲玲.试论基于分层教学思想谈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2(02):32-33+36.
  [2]张振宣.设疑激趣,以趣教学——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的有效探讨[J].智力,2020(2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