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作者】 宋 豪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龙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从认清现状出发是让语文组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得到重视并提升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今天我们可从转变教学实施观念、拓展口语交际形式和教给学生交际方法三个方面来加以教学增质实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小学阶段的语文组成不只是只有阅读、写字、识字和习作,还有一项重要的组成元素那就是口语交际。这项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可以说不低于前面那几项的任何一项。然而,就是因为它不在考试之列的站队,导致在很多教师眼中就成了“偏房”。正是由于这样的认知以及该认知的错误指导,其落实在课堂上的做法就显得很不合新课标要求之意。作为新课标践行者的我们在如今“双减”政策落实中就不能忽视口语交际这重要语文元素的教学实施,相反要从析出现有不足中找到突破与改进的方法和路径,让提效增质在这个平台上也彰显其语文育人意义来。
  一、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重视度不够。“口语交际”作为语文组成的重要元素本应得到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现状是不管是从学校层面上还是从师资层面上,人们对它的认知都还很不足。有些老师在开学初连对此的教学安排都没有,上课实施之时也没有相应准备好的教案来进行,更别说在实施中要达到什么明确的教学目的了,故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的做法是说到哪里就到哪里,以时间为限而实施,而不是以目标达成为终点。有些老师尽管认真地讲授,却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学法授予,视该课就是让学生说说话而已。
  (二)缺乏对口语交际内容的正确理解。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将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看作是口头交流,并没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学习生活或日常生活进行结合起来实施。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学生在实际口语交际参与中没有主体性,也不发挥主体作用。口语交际内容同样属于语文范畴而不是另搞一套的语言实践,要遵循语文学科性质而发展听力、说力和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尽管已经对口语交际这个语文模块有了一些认知和了解,但由于缺少对其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对现实意义的重视,因而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展开不够重视,教学也没作过多精心设计。
  (三)过程实践缺乏时间保证。正是由于其在“应考”之外,很多教师认为付出看不到任何回报,故而在教学实施上也就采取简而化之的教学处理,走过场、做形式就成为了很多教师对此的态度。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中自然就没有过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教师的不积极和教法的不创新实施导致学生没有体验到这种学习的快乐,其主体性也不高。故而在恶性循环中教师和学生都感觉不到这种教与学的意义。
  二、口语交际教学走出低效的应对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实施观念。教法是理念的化身。作为一线教师的理念源自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和新课标、新课改的习得建构。口语交际作为语言运用中的必然要求加强其教学实施,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正确做法,不可因为考与不考而确定教学投入的做法是极其要不得的。我们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双减”的当下就要快速更新理念,转变教学实施思想,从提高认识出发而创新口语交际教法实施。
  (二)拓展口语交际形式。这是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创新实施,是提高认识的一种务实做法。口语交际作为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的口语交际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互动,还有合作群体间的口语交际互动。无论哪种方式的实施都要基于融洽的氛围和平等的对话,即使是师生之间,也要民主平等。这是我们口语交际之所以成为互动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倡导最多的就是群体式的口语交际互动。因为这种群体式的口语交际互动具体包含了以小组学习模式为基础的对话交流、全班学生的相互交流和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内容。而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口语交际互动的实施来促进教学展开得到有序推进,这样的实施既拓宽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水平和我们的教学效果,取得一用多效的增质表现。
  (三)教给学生交际方法。在开展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作为执教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分解式地培训学生在此活动需要发展的三项能力,即说、听和交际。这三项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缺方法支持的。故而在教学中需要教授给学生口语交际实践有关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拥有坚实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开展语言表达、认真倾听和人际交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巧授予培训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地对他们进行激励,让他们在感受到场景氛围的愉悦和民主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有强烈动力进行反复实践的信心,进而在体验中感受到口语交际的实用价值和快乐感。例如在进行《我们与环境》这次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来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在引导说、听与交际的过程中授予相应方法,再根据他们的理解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方法表达出来,形成《保护环境小建议》。这样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生活改造能力,还可以在增强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环保素养。
  总之,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今天我们不可以忽视的态度来对待和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更不能使其还处于低效模式中。相反,要提高认识创新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和方法授予,让学生在成为主体中与师、与同伴、与群体进行多维的口语交际实践,从而在不断的锻炼中使他们得到有效提升培养。
  参考文献:
  [1]汪林群,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年。
  [2]夏春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