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作者】 董海霞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对分数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解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应用题;策略探讨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数学应用题之中常包含着较多抽象且隐秘的数量关系,如果学生不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便很难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与积极性。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们在平时的作业中、考试中一项必要题型,也是考试中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它直接影响了孩子们试卷的整体成绩,往往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解答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其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数学本学科的学习上,小学数学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中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是数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二是应用题在数学中不仅存在于考试内容中,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也会应用到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育中,分数应用题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对数学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分数应用题在数学教学当中的作用,增强对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课本讲解,脱离生活实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重视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并且习惯应用题海战术进行教学,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不过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则就比较忽视,这样使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非常的枯燥无趣,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解题技巧教学,忽视了学习方法指导
  很多教师觉得在进行应用题分析的时候会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进而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基本都是省略应用题分析探索的过程,使其更加模式化和公式化,又或者是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对于应用题学习方法的指导则是很少,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成功地解题,不过学生更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数学思维的形成也会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三、新课标下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情境,有效理解问题
  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渲染积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建立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有效衔接知识与应用,进而推动学生对题意的全面理解,使其精准把握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模型。小学生对情境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画线段图、列表、设方程等方式来辅助学生理解,使其体会到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必要性。由于数学语言的简练、概括等特点,应用题中的“一字之别”,往往会产生“千里之差”的表达效果。
  (二)选择合适材料,提高应用题教学的科学性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所用教材,因不同地域而分为了不同的版本。因此,各地教师所采用的应用题材料具有一定的差别。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大多数应用题材料,都是根据发达地区情况进行内容编写的,与边远贫困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远远不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当注意选择合适的应用题材料,即尽量使教学材料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相符。教师可以自己对符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相关应用题材料,进行及时整理和搜索,然后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溉式的应试教育方法,转而使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也才能够使应用题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三)自主命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
  师生的角色可以在适当机会互换。在互换后,学生可从生活经验出发,自主编制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为了将应用题编制好,会主动复习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了解出题点应该在哪里,然后运用数学概念及公式解决问题。当一切都没有问题后,他们才会将应用题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巩固其数学知识基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尤其有许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应用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增强自身对数学的感受。在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如果同学、老师充分肯定了自己所出题目,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好小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获得学习数学方面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练习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在数学学习中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从而体会数学的内涵。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展示例题,只为了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但没有联系生活实际。于是,教师在现在的教学中,则可以问学生他们家里每月用电、用水等问题,问学生要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需要计算什么呢?学生会选择用统计图来解题,从而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这样,教师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提高对于应用题教学问题的关注度。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类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已经在实际数学授课过程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实践,这为改革数学应用题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新形势下,应当以解决现存问题为前提进一步推进相关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进而依托全新的应用题教学格局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谋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探究[J].文渊(高中版),2020(7).122
  [2]金艳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