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体育课堂活力涌现

【作者】 张 怡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要永葆体育教学生机,让课堂充满活力,那就要从兴趣培养着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新颖性和情感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无限魅力从而生成活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力;增强

  传统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桎梏,许多不考学科沦为“豆芽科”,学校不管,教师不上、学生不问,导致教育缺失。体育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却在这指导思想下变得“一片荒芜”。在新课改理念拂遍校园的今天,体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被人们重新认识。于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体育教师的重要探究课题。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以“让体育课堂魅力常在”为追求,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载体,以创新课堂教学为手段,着实建构有效课堂、魅力课堂。
  一、增强对话交流趣味性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交流,从本质上就是对话。在大力倡导学生是体育学习主体的今天,我们要使学生成为“我要学”的体育主体,就必须以趣为策,提高教学趣味性。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有效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直接动力。正如一位教育名人所说,成功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和经历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增加课堂教学魅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了浓厚兴趣,学生自然爱课堂,爱体育,做体育的忠实学者。也就等于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牢牢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除了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外,体育自身也蕴藏着乐学因子,我们可挖掘为其所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课堂魅力的确常在,只要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例如我在教学《前滚翻》的新课导入时,我把猜谜语引进课堂,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二、增强教学方法灵活性
  传统课堂形式单一,“一言堂”、“满堂灌”是其特征的最好概括。而在课堂主角发生变化的今天,课堂理所当然地也要发生变化。学生学习方式是多样的,教师的教法也要不断创新,要增加课堂新颖性,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在“变化”,体育在“变化”,魅力无穷。
  (一)内容多样化。传统教学,一课一个主题、一个目标。但现在“10后”学生特别好动、好奇,如果一节课内容太单调,就容易使之厌学而不主动。我认为我们应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中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6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二)新授游戏化。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三)主题生活化。许多教学内容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四)形式竞争化。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把竞争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发展体魄的同时,增强灵活性和机智性。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三、增添课堂交流情感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肥沃土壤。故而,我们必须营造一种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情感性,以此感化学生,增加课堂的“磁化”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爱护学生出发,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更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现在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很大一部分就是教师对其太“严格”,在学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好时,不但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反而还受到嘲笑与批评,这无疑是助长了学生对课堂、对学习、甚至对教师的不好感受。所以,我们应让学生在情感氛围较浓的情境里学习,使其感觉到课堂的温馨、教师的关爱和学习的快乐。
  总之,要让我们执教的课堂魅力常在,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新的趣的教学内容,让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平台,而不是教师“唠叨”和“责备”的场所,这样,学生就能在“关爱”的环境下快乐学习。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永葆生机,魅力常在。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浅析体育教学双主体的有效互动[J].教学与管理,2019年。
  [2]徐瑞峰,增强体育课堂教学魅力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研究,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