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陈 娟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第三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幼儿创美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入了教育领域。走进学前教育也是近几年的事,但其快速地与学前教育各个学科教学产生融合之势,给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带来了便捷。在学前教育美术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之融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不仅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他们参与兴趣、情绪,促进他们思维。这几年实践让我们知道,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美术教学,能为幼儿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重要平台,是促近幼儿快乐学习与成长的有效手段。下面,我结合学前教育美术学科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之整合的有效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使之在兴趣的内驱主动参与到师生双边活动中来。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就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这样教学,他们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更有参与动力。还可以获得美的熏陶,陶冶幼儿情操,以及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幼儿注意力时间短,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年龄越小的, 对事物的专注性更是时间短,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又特别是那种入园不久的,更没有持久的专注度。因此,落实到教学中,我们什么都得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画,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喜欢画画,愿意画画,而且小班的孩子对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更能让幼儿感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使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只有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幼儿耳目一新,只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才是教师睿智的体现。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增大创新力度,通过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来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发现他们各自的特长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课堂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美术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设备看展一些欣赏课程,让幼儿们在对图片以及视频进行观赏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各种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各自想法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己的见闻,也可以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在欣赏教学《狂欢节》时,我们知道这幅作品描写了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听音乐的场面。实践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制造出Flsah动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欣赏,并把自己变成画中的小动物,听着欢乐的音乐去想象开联欢会的情景。很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幼儿从中欣赏、感受到名画作品中夸张有趣的形象和喜庆热烈的色彩,并能理解作品内容。除了欣赏课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外,也可以在手工课程教学中运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这样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因为往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被应用于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游戏法、观察体验法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让幼儿在模拟的大自然中学习
课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较为呆板,而且由于信息更替较慢,很多教学素材早已远离学前教育生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在对素材进行绘画时只是一味地模仿,无法为作品注入一些活力。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我们本应让幼儿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然而,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这个本应有的方法运用起来,只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大自然。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植物园中,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某一样景物,难过多媒体特有的功能进行旋转、放大、远看等调试,让幼儿在观察中找到需要的信息进行美术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的想法。除了课堂上这样教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到大自然去学习的效果,设置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如“回家路上的某一道美丽风景”“我的家庭”等主题,让幼儿自己进行创作,鼓励他们与爸爸妈妈一同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既可以帮助幼儿发挥他们潜能,也可以拉进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引导幼儿创造画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才能让幼儿看得性,学得了。为此,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幼儿很难用形象去感知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来激发幼儿想象力,调动其创造画的实践需要。如绘画课《森林里的运动会》,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欣赏美丽的大森林和小动物的叫声,很快幼儿被具有动感、形象声音的录像片吸引了,有了具体感知,就能激发他们活跃的绘画情绪。这样垢教学,就可通过真实而生动有趣的视频比老师的示范画效果更好,真正达到了启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培养了幼儿形象感受、形象创造和多维理解事物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是种提效的重要工具,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中有效运用这一手段,是我们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创美实践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春彩霞,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深度融合[J].幼儿教育研究,2018年。
[2]陈全秀,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
【关键词】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入了教育领域。走进学前教育也是近几年的事,但其快速地与学前教育各个学科教学产生融合之势,给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带来了便捷。在学前教育美术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之融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不仅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他们参与兴趣、情绪,促进他们思维。这几年实践让我们知道,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美术教学,能为幼儿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重要平台,是促近幼儿快乐学习与成长的有效手段。下面,我结合学前教育美术学科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之整合的有效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使之在兴趣的内驱主动参与到师生双边活动中来。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就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这样教学,他们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更有参与动力。还可以获得美的熏陶,陶冶幼儿情操,以及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幼儿注意力时间短,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年龄越小的, 对事物的专注性更是时间短,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又特别是那种入园不久的,更没有持久的专注度。因此,落实到教学中,我们什么都得以激发兴趣为主,教他们画画,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喜欢画画,愿意画画,而且小班的孩子对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更能让幼儿感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使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只有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幼儿耳目一新,只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才是教师睿智的体现。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增大创新力度,通过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来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发现他们各自的特长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课堂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美术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设备看展一些欣赏课程,让幼儿们在对图片以及视频进行观赏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各种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各自想法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己的见闻,也可以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在欣赏教学《狂欢节》时,我们知道这幅作品描写了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听音乐的场面。实践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制造出Flsah动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欣赏,并把自己变成画中的小动物,听着欢乐的音乐去想象开联欢会的情景。很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幼儿从中欣赏、感受到名画作品中夸张有趣的形象和喜庆热烈的色彩,并能理解作品内容。除了欣赏课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外,也可以在手工课程教学中运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这样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因为往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被应用于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游戏法、观察体验法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能让幼儿在模拟的大自然中学习
课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较为呆板,而且由于信息更替较慢,很多教学素材早已远离学前教育生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在对素材进行绘画时只是一味地模仿,无法为作品注入一些活力。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我们本应让幼儿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然而,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这个本应有的方法运用起来,只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大自然。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植物园中,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某一样景物,难过多媒体特有的功能进行旋转、放大、远看等调试,让幼儿在观察中找到需要的信息进行美术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的想法。除了课堂上这样教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到大自然去学习的效果,设置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如“回家路上的某一道美丽风景”“我的家庭”等主题,让幼儿自己进行创作,鼓励他们与爸爸妈妈一同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既可以帮助幼儿发挥他们潜能,也可以拉进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引导幼儿创造画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才能让幼儿看得性,学得了。为此,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幼儿很难用形象去感知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来激发幼儿想象力,调动其创造画的实践需要。如绘画课《森林里的运动会》,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欣赏美丽的大森林和小动物的叫声,很快幼儿被具有动感、形象声音的录像片吸引了,有了具体感知,就能激发他们活跃的绘画情绪。这样垢教学,就可通过真实而生动有趣的视频比老师的示范画效果更好,真正达到了启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培养了幼儿形象感受、形象创造和多维理解事物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是种提效的重要工具,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中有效运用这一手段,是我们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创美实践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春彩霞,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深度融合[J].幼儿教育研究,2018年。
[2]陈全秀,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