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双减”背景下如何让孩子在暑假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 段成靖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暑期开始,“神兽”回归家庭,而让家长们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双减”当下,教育“内卷”现象仍存;网络时代,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现象也严重;假期,“神兽”脱离校园监管而行为肆无忌惮等等都让家长焦虑无比。如何让自家孩子利用暑假超越别家孩子则成了大多数家长的难题。基于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家长参考。
  【关键词】 “双减”;“义务教育”;暑假;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早已是教育口头禅。为了实现“弯道超车”,家长、学生,包括部分教师曾经进行过无数种方法的尝试,但效果甚微。笔者认为这其中的深因是他们脑中久藏的教育功利化和教育短视化造成,这种现象也属教改途中的“大跃进”,遗害无穷。
  “弯道超车”本无可厚非,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弯道超车”绝非易事,更不能抛弃教育规律,顺者成,逆者败。特别是在义教“地震”-“双减”落地刚二周年的今天,“减负提质”、“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口号的引领下,人们(特别是学生家长)更希望有个假期的“偷偷加油”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然而,暑假键刚一按下,可乐坏了义教期间的学生,对他们来说,暑假就意味着无忧、自在、快乐的行程。
  自从“双减”落地后,学校要求教师布置暑期书面作业要尽可能的少,并且暑期间到培训学校补课的学生也很少了,这似乎让学生又回到笔者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童趣年代。但笔者曾经那个年代的学生放了暑假多是帮家里干着农活,或是做着三五成群你追我藏的诸多游戏;而如今的义教学生大多却是任着性子、熬着夜看电视,或睡着懒觉,或聚在一起玩着手机,或熬着夜开黑打游戏。
  诚然,暑期时间可任意支配;诚然,“双减”背景下要减轻学生负担;诚然,当下全民都活在网络世界。但年少时代就轻易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沉淀”“内涵”就会缺斤少两,将来谁承重任?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这里孟子强调的是“担当与承重”来自生活的残酷历练。
  说到此,笔者就想与当下众多焦虑家长交流下“双减”背景下如何真正让孩子在暑期实现“弯道超车”。
  首先,家长应智慧理解“义务教育”和“双减”的真正内涵,与孩子一起成长。义务教育是法律要求或保证的最低文化水平,通常未成年者应在立案的学校中上学到规定年限。由此可知,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孩子学途渐行渐远的起点,是孩子学业一跃冲天的根基。古训说得好: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人们想像中的空中楼阁也仅存童话故事中。然而众多报道中的义务教育是追求快乐的、一味鼓励褒扬的、忍让宽容的素质教育,但现实中的义务教育却是残酷的应试教育。镇西茶馆中道:“应试本身就是一种素质。”试问哪一位家长会因自己孩子应试得了高分而郁郁寡欢过?孩子的哪一科成绩优秀不是通过自身的汗水和时间得来的?试问教科书中的旁补:“天才=98%的汗水+2%的灵感(爱因斯坦)”到底想告诉孩子们一个什么道理?所以,别对现实中的义务教育(应试教育)过分指手画脚。
  当下“双减”政策确实来得及时,它的出发点一点都没有错。但请家长明白:“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减负”减的是学生“过重”的负担,“过重”是指超过了学生本身应承担的,这里就是说学生还是应该有负担的。笔者理解“负担”是这样的,只有当下肩负责任,今后才能担当重任。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所以,当下的“双减”政策一点都不应该丢掉梁启超先生的期望,中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雄”,这些标签更应在21世纪“双减”政策下的中国少年身上得以体现。
  其次,针对全民(特别是孩子)的“电子产品并发症”,家长如何应对。当下,家长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原始型,严厉型,放养型,守望型。原始型家长表现为溺爱与包办,去代替孩子成长。这类家长对孩子的电子产品要求是有求必应,美其名曰是跟上时代;严厉型家长表现为事事以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接触持抵触态度;放养型家长表现为放任,不加任何限制任其成长,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是任他所愿;守望型家长表现为孩子有不好行为时出现,而孩子行为好时就远远地观望其成长,对电子产品的态度是适度接触,不可盲从。
  家长们都知道,当下孩子们接触的电子产品基本上是以电视、手机和电脑的网络游戏为主。家长们也知晓,游戏会让孩子执着于虚拟世界和崇尚暴力,时间一久就会让孩子逐渐远离现实世界。这样,孩子们在“双减”政策掩护下悄悄地消耗着他们的时间,伤害着他们的视力,消磨掉他们的意志力,以及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暑假中,原始型家长和放养型家长担心孩子学习压力过大,趁着暑假让孩子尽情放松,休息够了再去写作业。这样下去一旦孩子在假期放松的时间过长,电视、手机、游戏上瘾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补作业的焦虑和开学后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不安。而严厉型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在暑假中接触电子产品,认为是浪费时间的不务正业,这种过分的极端行为却会导致家庭矛盾,部分孩子会以不做作业或外出上网来对付家长。其实,不让孩子接触各种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恰当地要求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让孩子感到暑假每天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暑假的松弛、调整和快乐。这其实就是守望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
  再次,紧抓“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上学期间的每天一早到校早就比较心疼,他们一旦到了暑假就会放纵自家孩子睡懒觉,不用早起,自然也就不在意晚上几点睡觉。孩子们每天熬夜看动画片、尽情玩耍,白天睡到自然醒,不用被催着起床,这种自由孩子们真的很难抵抗。疏不知,无节制的睡懒觉和熬夜会导致孩子作息时间紊乱,身体的内分泌也会随之改变,这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而且到开学之后一时半会儿也难调整过来,从而导致上课犯困、注意力无法集中,间接影响着学习。而守望型的家长会让孩子在暑假里也保持相对规律的作息习惯。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在暑假里弯道超车,但最起码也要超越之前的自己。我们可以不给孩子在假期里报补课班,但必需让孩子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拟定好假期学习计划,复习学过的知识,每天练一练字,读一读有益的书籍,帮助孩子维持住学习的状态,孩子就不会被轻易落下;家长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参与其中,适度地让孩子做做家务,不把玩电子产品的权力完全交到孩子生手上,规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等良好习惯的维持等等。这些都是笔者认为暑假学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因素(别的孩子丢掉了好状态、好习惯,你的孩子保持了或优化了好状态、好习惯)。
  基础教育下的“双减”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暑假中,我们既不要因为“双减”而一味放纵自己的孩子,因为你的放纵会把孩子的一些好习惯丢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下坡路;也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硬行强迫孩子为所谓的“弯道超车”而“加班加点”,说严重一点,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不能实现“弯道超车”,很有可能还会出现“弯道翻车”。所以,家长要对自家孩子认真分析和“守望”,不要过于追求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速度,尽量让孩子在暑假中通过合理的“假期行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和更优秀的自己。
  其实,暑假期间的“弯道超车”就是让各位家长督促孩子在暑假期间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维系他们在学校期间好的学习状态和优良的行为习惯。在此,笔者也送给孩子们一句很有哲理的暑期箴言与之共勉:“从尽力到全力,从精彩到喝彩,从优秀到领袖”。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1年07月24日
  [2]许汉平:理性面对成绩,为孩子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