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双减”政策导向下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贝丽柯孜·麦提图尔荪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切实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初中语文作业应结合“双减”政策要求进行设计。在作业设计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设计出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也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设计出符合个人需求的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从而减负增效,减量提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分层作业;策略探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它是平时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而教师也要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当贯彻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分层性和多样性原则、实践性和探究性原则、趣味性和开放性原则。教师应当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课堂教学与作业的衔接,并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使语文作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结合学生实际,规范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是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以确保其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他们的作业习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所做的功课都是基于练习。这也使得许多同学的回答能力得到了提升,而汉语、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合理安排作业的形式。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说明文,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科学、克隆充满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此缺乏了解,不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向他们推荐图书和录像,让他们在更多的克隆知识的基础上,扩大学习范围。在视图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借由视觉化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坚持因材施教,鼓励自主选择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分层设计首先可以凭借成绩等量化标准来划分学生的不同归属层次,分为基础优良生、基础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生,以此来划分相应的作业层次;其次,作业分层设计要关注学生个体,比如在中等生层次中,每一个中等生的语文能力又有不同的偏重,教师要从作业的反馈中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划分知识点的区间,针对文言文薄弱的中等生可划分文言文题库,以专题的形式划分范围,并将其分为基础文言文字词题、重点文言文翻译题等不同层次,供中等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三、结合媒体反馈,丰富作业内容
随着教学资源的发展,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日益加深。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点,教师除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外,还能够凭借其完成作业的课后反馈。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更多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将学生的分层作业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可用信息技术来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最后将其制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库,在每周的学习结束后展示给学生。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形成电子错题集,还能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四、设计多样作业类型,突显作业分层操作性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更应该突显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其中应包含口头训练、表演、实际操作等形式相对独特的作业。同时,教师不仅要设置个人作业,还可以设置合作探究型作业,并且作业不能局限在语文单独学科,可以涉及多个学科,突显作业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另外,语文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中,在保证作业操作性特点的同时,要突显语文作业丰富多样的特点。
五、设计长期性或弹性作业,注重积累与归纳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型学科,需要学习者多用多写,注重积累。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长期性或弹性作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所积累,增强学生的能力。对长期性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日学习后,对自己的困惑、学习的难点等进行收集,同时强调当日事当日毕,要求学生尽快解决当前问题。这类作业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不可将其当成“既定的任务”,而是需要将它理解为“自己进步的小台阶”,让学生不对这类作业有畏难怕难的情绪,鼓励学生勇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立“困惑本”,每学完一堂课后先在脑海里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自己的问题后摘录于本中。之后尽快找到其他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解答,再将答案记下。
六、结合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提高作业难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紧紧跟随教学进程,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形成一个以单元为单位的作业系统。通过对文本的了解,应逐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加深对词汇的认识,以及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与记忆。从基本的课本到完整的学习,不断拓展学习的范围。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并逐渐养成了学习和运用思维的好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区别难易,要统一标准,否则不但会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丧失信心,还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进步。
七、实施多元评价,让作业分层设计更有驱动力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评价。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布置作业,并完成多元化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作业的多元化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科学开展分层作业设计与指导,更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教材要点,达到教学目的,并重视教学中的启发性作业,避免简单重复的作业,注意控制作业量。另外,分层作业应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范成秀 .“ 双减” 要求下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初探 [J]. 青海教育 ,2022(1):57.
[2] 刘河 .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 [J]. 数位时尚 ,2013(10):50-51.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分层作业;策略探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它是平时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而教师也要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当贯彻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分层性和多样性原则、实践性和探究性原则、趣味性和开放性原则。教师应当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课堂教学与作业的衔接,并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使语文作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结合学生实际,规范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是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以确保其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他们的作业习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所做的功课都是基于练习。这也使得许多同学的回答能力得到了提升,而汉语、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合理安排作业的形式。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说明文,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科学、克隆充满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此缺乏了解,不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向他们推荐图书和录像,让他们在更多的克隆知识的基础上,扩大学习范围。在视图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借由视觉化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坚持因材施教,鼓励自主选择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分层设计首先可以凭借成绩等量化标准来划分学生的不同归属层次,分为基础优良生、基础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生,以此来划分相应的作业层次;其次,作业分层设计要关注学生个体,比如在中等生层次中,每一个中等生的语文能力又有不同的偏重,教师要从作业的反馈中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划分知识点的区间,针对文言文薄弱的中等生可划分文言文题库,以专题的形式划分范围,并将其分为基础文言文字词题、重点文言文翻译题等不同层次,供中等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三、结合媒体反馈,丰富作业内容
随着教学资源的发展,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日益加深。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点,教师除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外,还能够凭借其完成作业的课后反馈。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更多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将学生的分层作业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可用信息技术来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最后将其制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库,在每周的学习结束后展示给学生。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形成电子错题集,还能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四、设计多样作业类型,突显作业分层操作性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更应该突显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其中应包含口头训练、表演、实际操作等形式相对独特的作业。同时,教师不仅要设置个人作业,还可以设置合作探究型作业,并且作业不能局限在语文单独学科,可以涉及多个学科,突显作业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另外,语文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中,在保证作业操作性特点的同时,要突显语文作业丰富多样的特点。
五、设计长期性或弹性作业,注重积累与归纳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型学科,需要学习者多用多写,注重积累。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长期性或弹性作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所积累,增强学生的能力。对长期性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日学习后,对自己的困惑、学习的难点等进行收集,同时强调当日事当日毕,要求学生尽快解决当前问题。这类作业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不可将其当成“既定的任务”,而是需要将它理解为“自己进步的小台阶”,让学生不对这类作业有畏难怕难的情绪,鼓励学生勇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立“困惑本”,每学完一堂课后先在脑海里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自己的问题后摘录于本中。之后尽快找到其他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解答,再将答案记下。
六、结合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提高作业难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紧紧跟随教学进程,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形成一个以单元为单位的作业系统。通过对文本的了解,应逐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加深对词汇的认识,以及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与记忆。从基本的课本到完整的学习,不断拓展学习的范围。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并逐渐养成了学习和运用思维的好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区别难易,要统一标准,否则不但会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丧失信心,还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进步。
七、实施多元评价,让作业分层设计更有驱动力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评价。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布置作业,并完成多元化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作业的多元化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科学开展分层作业设计与指导,更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教材要点,达到教学目的,并重视教学中的启发性作业,避免简单重复的作业,注意控制作业量。另外,分层作业应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范成秀 .“ 双减” 要求下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初探 [J]. 青海教育 ,2022(1):57.
[2] 刘河 .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 [J]. 数位时尚 ,2013(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