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作者】 梁凤娇

【机构】 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随着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不仅要关注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应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加以关注,旨在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获得提升,也能促进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 幼儿教育;安全意识;策略探讨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教育意识,还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教育能力,做好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在针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期间,需要幼儿教师全面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幼儿园为幼儿创建更为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对于身边的事物提升警惕性,当遇到危险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优化幼儿身心,实现健康成长。
  一、幼儿安全意识概述
  所谓安全意识,主要指对潜在的、已发生的、需应对的各类安全事故及隐患等表现出的积极应对、科学处理、适度化解的能力与素质,其不仅是幼儿综合素养的集中反馈与体现,还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常规性不安全情况出现时,幼儿往往会在心理、思想、情感上表现出诸多应对乏力、化解不当等意识,这不仅直接延误安全隐患的最佳处理时机,而且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干扰。让安全意识深植于幼儿心灵,能够深层次规避、化解、消除诸多安全问题,有利于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防范、自护、自救等意识的形成。同时,安全意识也是幼儿应具有的基本意识之一,其伴随着幼儿终生成长的全过程,对幼儿生命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价值。只有幼儿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才能够在各种活动中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参与活动、习得知识的同时,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各种活动的作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因此,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活动时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
  二、根据幼儿年龄,选择合适内容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时,为了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等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对当前小班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发现他们好奇心强、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因此,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以“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为主题,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活中某些看似安全的物品却能带来危险。
  三、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育时机可以使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有效加深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印象,进而将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中,为幼儿人身健康安全保护奠定基础。相较于其他课程知识,安全教育涵盖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幼儿的知识学习过程,也涉及幼儿的日常生活。例如,在课外活动中,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比较浓厚,具备强烈的探索欲望。然而,幼儿在课外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教师需要及时把握这类教育教学时机,向幼儿传达这一动作行为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并让幼儿明确安全事故所对其身体带来的伤害,进而能够主动规避不良行为。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
  四、在学习与生活环境中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
  想要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就需要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且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必不可少,因为看护、爱护不如自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期间,需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安全意识教育环境,为幼儿开展更为形象、具体、直观的安全教育内容,保证幼儿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警惕性。例如,针对幼儿在卫生间打闹、幼儿饮水碰撞等情况进行安全意识培育,从具体的环境出发,保证幼儿可以反思自身的行为,明确所存在的危险,认识到存在危险的实际后果。此外,可以在危险的环境场所张贴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由此让幼儿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使其具备良好的自护行为。
  五、寓教于乐,巧用游戏教学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独自在家时肚子饿了”这一情境,并引导幼儿演示以下三种解决方案:一是耐心等家长回来再吃饭,二是学着家长的样子尝试自己打开煤气热饭,三是找一些零食先垫垫肚子。在幼儿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三种方案的优劣,并让幼儿明白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而第二种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不要选择。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设置一些智力游戏,让他们通过竞赛、抢答等方式,快乐地学习安全知识。
  六、结合家庭情况,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内容时,还要结合幼儿的家庭情况,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参与活动,开展个性化的安全课程,以增强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哪些幼儿的家长富有和安全教育相关的知识或从事相关的职业,并且愿意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幼儿阶段的教学过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幼儿的知识点和增强幼儿的各方面能力,还需要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以便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出更为安全和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教育知识,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章丽.重视幼儿安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家长,2022,(2):177-179.
  [2]蒋亚娟.幼儿安全教育过程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0):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