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作者】 徐小琴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珠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通过探讨情境创设、鼓励质疑、注重实践、鼓励想象和引入数学游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情境创设;注重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作为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鼓励质疑、注重实践、鼓励想象和引入数学游戏等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它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突破性的特点。创新思维强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寻找和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想法、方法或解决方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更快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的问题。通过质疑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提升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4.鼓励想象,拓展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数与代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素养。
  5.引入数学游戏,激发创新意识。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入数学谜题、数学拼图等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阶段,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通过质疑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4、注重实践教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处于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交流思想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分限制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创设情境、鼓励质疑、注重实践、鼓励想象以及引入数学游戏等多种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2]李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J].北京教育,2001(8):20-21. 
  [3]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