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 张汝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教育是所有人接受教育的开始,将“德”、“智”、“体”、“美”、“劳”这五种教育相融合,可以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道德观念、积极的自我激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小学英语,是锻炼学生语言、思想、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为此,本文基于“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意义,以一线教师自身经验浅谈“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希望“五育融合”的理念能够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 五育融合;小学教育;英语教学
一、“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五育融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需要与教育改革的教育新理念,是紧密贴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五育——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全新教育思想体系。
作为初始阶段的小学教育,应该紧随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站在核心素养教育的高度,深度认识五育的教育内容和思想,然后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把“五育融合”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使其达到促进“五育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1.素质教育提出教师要实施“五育融合”教育后,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融入“五育融合”,可以提高“五育融合”的针对性,准确培养适合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的重要素养和关键能力。
2.以素养核心理念为基础开展“五育融合”整体教学,可以为“五育融合”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帮助教师有效改善传统“五育融合”自主教学留下的问题,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
3.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展“五育融合”教学,即教师要以学科教学为
阵地,推进“五育融合”教学。教师要在注重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的同时,重视“五育融合”,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五育”不只是德育处与班主任的事情,将其融合在每一学科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是锻炼学生语言、思想、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更要充分分析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效融合“五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
德,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材中,富有很多爱家、爱国、爱自己、爱他人等教育意义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Module 9,以Family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This is my mother. She’s a nurse.等谈论家庭成员及其职业。在本模块的教学中,除了目标语言的输入、输出,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的价值与父母的不易,学会关心父母,有一定的职业目标意识并为之努力。
再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9,以Feelings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Are you feeling bored? I feel happy.等询问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情绪的同时,学会正确看待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些融合德育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达到对课文的深层认识,也使学生受到了相关德育与启发。
(二)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智育
学习教育要着眼培育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负责。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与方法。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4,以Food为主题,询问和表达他人关于食物方面的喜好。课文第一部分有一首chant:I like yellow, I like blue,I like green. Do you like them too?我让学生模仿句子结构,换上前两个模块所学的动物、运动类词汇进行创编。学生很感兴趣,在老师搭建的基础上,创作了I like swimming, I like football,I like basketball. Do you like them too?等韵句,既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又对新学句型结构进行了巩固,还开发了学生动脑创编的能力,学生也在展示中增强了自信心与获得感。
除此以外,头脑风暴、歌曲创编、问题链、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绘本制作等,只要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即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美育
当美育渗透到学科的综合教育中时,可有效形成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可避免的(下转第11页)(上接第12页)渗透着美学教育。
如在学习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10时,课文以Clothes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Here’s a red hat. She’s got an orange sweater.等谈论服饰。教学中,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为“小伙伴”设计配色穿搭并表述:This is my friend Amy. She’s got an orange hat, a blue T-shirt, a white skirt and black shoes. She’s very nice. 然后由学生投票评比出最美穿搭作品并给予表扬,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其审美能力。
(四)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体育
发展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力,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体育进行融合。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Module 5,内容以能力为主题,要求学生学会用目标语言Can you run fast? Yes, I can./ No, I can’t. 对运动方面的能力进行询问和回答。课程中,我结合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让学生通过问答选出最佳参赛选手,再适时出示一些运动明星及关于运动的名言,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引导其从体育课、课间操等做起,提高大家认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五)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劳育
重视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也可融合劳育。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7,内容以过去的活动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I helped Mum. Grandma cooked fish.等目标语言,描述家人过去所做的活动。教学中,我完成单词与句型的输入后,创设情景,让学生描述昨日由谁做了什么家务。在学生意识到绝大部分家务都是家长完成的后,我适时进行劳动教育,布置当天回家完成三项及以上的家务,并与第二天进行课中展示:I cleaned my room. I cooked noodles.I washed clothes.等。学生经此对课文目标语言有力更深入的理解,也树立了分担家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总而言之,我们育人的目标是使学生做人(德育),学会求知(智育),学会生活(劳动教育),学会健体(体育),学会审美(美育)。五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可以相互交叉,互相融合的。在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英语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202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五育融合策略》,基础教育论坛
[2] 张琦,钟灵滋,201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策略》,英语学习(教师版)
[3] 2020,《英语教学的新路径: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教育导报(版次:03版)
【关键词】 五育融合;小学教育;英语教学
一、“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五育融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需要与教育改革的教育新理念,是紧密贴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五育——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全新教育思想体系。
作为初始阶段的小学教育,应该紧随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站在核心素养教育的高度,深度认识五育的教育内容和思想,然后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把“五育融合”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使其达到促进“五育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五育融合”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1.素质教育提出教师要实施“五育融合”教育后,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融入“五育融合”,可以提高“五育融合”的针对性,准确培养适合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的重要素养和关键能力。
2.以素养核心理念为基础开展“五育融合”整体教学,可以为“五育融合”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帮助教师有效改善传统“五育融合”自主教学留下的问题,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
3.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展“五育融合”教学,即教师要以学科教学为
阵地,推进“五育融合”教学。教师要在注重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的同时,重视“五育融合”,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五育”不只是德育处与班主任的事情,将其融合在每一学科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是锻炼学生语言、思想、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更要充分分析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效融合“五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
德,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材中,富有很多爱家、爱国、爱自己、爱他人等教育意义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Module 9,以Family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This is my mother. She’s a nurse.等谈论家庭成员及其职业。在本模块的教学中,除了目标语言的输入、输出,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的价值与父母的不易,学会关心父母,有一定的职业目标意识并为之努力。
再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9,以Feelings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Are you feeling bored? I feel happy.等询问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情绪的同时,学会正确看待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些融合德育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达到对课文的深层认识,也使学生受到了相关德育与启发。
(二)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智育
学习教育要着眼培育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负责。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与方法。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4,以Food为主题,询问和表达他人关于食物方面的喜好。课文第一部分有一首chant:I like yellow, I like blue,I like green. Do you like them too?我让学生模仿句子结构,换上前两个模块所学的动物、运动类词汇进行创编。学生很感兴趣,在老师搭建的基础上,创作了I like swimming, I like football,I like basketball. Do you like them too?等韵句,既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又对新学句型结构进行了巩固,还开发了学生动脑创编的能力,学生也在展示中增强了自信心与获得感。
除此以外,头脑风暴、歌曲创编、问题链、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绘本制作等,只要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即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美育
当美育渗透到学科的综合教育中时,可有效形成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可避免的(下转第11页)(上接第12页)渗透着美学教育。
如在学习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10时,课文以Clothes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Here’s a red hat. She’s got an orange sweater.等谈论服饰。教学中,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为“小伙伴”设计配色穿搭并表述:This is my friend Amy. She’s got an orange hat, a blue T-shirt, a white skirt and black shoes. She’s very nice. 然后由学生投票评比出最美穿搭作品并给予表扬,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其审美能力。
(四)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体育
发展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力,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体育进行融合。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Module 5,内容以能力为主题,要求学生学会用目标语言Can you run fast? Yes, I can./ No, I can’t. 对运动方面的能力进行询问和回答。课程中,我结合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让学生通过问答选出最佳参赛选手,再适时出示一些运动明星及关于运动的名言,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引导其从体育课、课间操等做起,提高大家认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五)在英语教学中融合劳育
重视劳动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也可融合劳育。
如,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7,内容以过去的活动为主题,要求学生使用I helped Mum. Grandma cooked fish.等目标语言,描述家人过去所做的活动。教学中,我完成单词与句型的输入后,创设情景,让学生描述昨日由谁做了什么家务。在学生意识到绝大部分家务都是家长完成的后,我适时进行劳动教育,布置当天回家完成三项及以上的家务,并与第二天进行课中展示:I cleaned my room. I cooked noodles.I washed clothes.等。学生经此对课文目标语言有力更深入的理解,也树立了分担家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总而言之,我们育人的目标是使学生做人(德育),学会求知(智育),学会生活(劳动教育),学会健体(体育),学会审美(美育)。五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可以相互交叉,互相融合的。在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英语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202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五育融合策略》,基础教育论坛
[2] 张琦,钟灵滋,201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策略》,英语学习(教师版)
[3] 2020,《英语教学的新路径: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教育导报(版次: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