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创新策略
【作者】 汤卓婷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同样也是保证其他课程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者除去要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同时还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放到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为此,本篇文章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能分割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进一步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宝贵的阅读和写作素材。为此,教育者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找到促进两者之间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进行适当更改,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即为阅读和写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化的训练方法,在课堂或课后为学生安排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看似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却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强化。因此,在全面创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时,教育者务必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教学元素,以此为切入点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教授《灰雀》这一课时,课文内容主要描写的是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和对男孩的谆谆教诲。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中所传递出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教育者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些大自然中美妙的鸟鸣声,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灰雀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来将灰雀的形态特征描写下来,通过此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写作思路。而后,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内容,按照时间点的发生顺序来对整个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并列出大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逐渐掌握正确阅读课文的方法,不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写作素材,而且还能够从作者的角度入手来理解他的写作思路,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在阅读后进行仿写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教育者可以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通过此种训练来降低写作难度,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在教授“白鹅”这一课程时,在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指导学生先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由情感的大声朗读。其次,让学生抓出课文中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来进行深层次的品读,并尝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文章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明贬实褒等等。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最终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于白鹅的赞美之情,在作者的眼中,白鹅和狗一样,都非常地忠诚。这种情感表达在字里行间中都明确地展示了出来:“养鹅等于养狗”、“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当学生已经训练了解此篇文章的写作主题后,教育者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对文章的写作形式进行仿写训练。仿写训练的主题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以及学生所喜爱的某一个事物等等。教育者要尽可能多的创造可能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灵活选择写作方式,以此来达到异度促写的训练目标。
三、把握文本留白,进行拓展创作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一些留白,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灵活把握课文中的留白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来展开拓展性的创作训练。事实上,通过拓展创作训练,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的品味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与作者之间建立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关系。
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教育者则可以把握住文章中所留有的诸多空白点,通过一些具象化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空白处进行拓展性的创作。
首先,请各位同学重点关注文章中所提到的“饱经风霜”这个词语,请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或哪些群体可以称得上是饱经风霜,为什么?
其次,请各位同学尝试着详细地描写一下,饱经风霜的脸是怎么样的?
最后,请各位同学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此时的你正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之中,你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将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呢?
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将准确抓住拓展创作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训练任务。
四、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达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小学生的经历非常少,这就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在进行一定的表达时很难对于情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小学语文对于写作的要求也并没有很高,而是切实地考虑到了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只要小学生能够真情实感地进行表达,那么作文的质量就不会太差。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练笔的题目创设一定的情景,并且要将学生充分地带入到情景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练笔时,小学生所拥有的感受就会更加丰富也更加真实,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优秀。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来源,小学生们虽然经历的事情比较少,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小学生自己的经历,都可以将其作为进行写作的素材,都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增加写作的真实情感。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第二单元的习作题目进行练笔时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进行。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中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小学生就可以将一天中的情感变化进行一定的记录,因此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会表达真实的感受。在实际的练习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日记的具体格式和实际的写作方法,同时可以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比如,通过在大雨天这种恶劣天气中父母来接学生放学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其他的感动的事情。小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一定的写作才不会让作文太过空洞,如此一来学生的真实情感也更容易流露出来。教师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有爱的环境中,帮助学生们进行生活的感知,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对阅读和写作教学内容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主要是由于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平面和单一。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开发出适合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一步开发现有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处入手,引入真正能够称之为立体的教学案例,在点滴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能分割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进一步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宝贵的阅读和写作素材。为此,教育者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找到促进两者之间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进行适当更改,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即为阅读和写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化的训练方法,在课堂或课后为学生安排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看似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却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强化。因此,在全面创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时,教育者务必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教学元素,以此为切入点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教授《灰雀》这一课时,课文内容主要描写的是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和对男孩的谆谆教诲。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中所传递出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教育者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些大自然中美妙的鸟鸣声,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灰雀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来将灰雀的形态特征描写下来,通过此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写作思路。而后,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内容,按照时间点的发生顺序来对整个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并列出大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逐渐掌握正确阅读课文的方法,不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写作素材,而且还能够从作者的角度入手来理解他的写作思路,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在阅读后进行仿写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教育者可以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通过此种训练来降低写作难度,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在教授“白鹅”这一课程时,在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指导学生先对整篇课文内容进行由情感的大声朗读。其次,让学生抓出课文中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来进行深层次的品读,并尝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文章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明贬实褒等等。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最终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于白鹅的赞美之情,在作者的眼中,白鹅和狗一样,都非常地忠诚。这种情感表达在字里行间中都明确地展示了出来:“养鹅等于养狗”、“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当学生已经训练了解此篇文章的写作主题后,教育者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对文章的写作形式进行仿写训练。仿写训练的主题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以及学生所喜爱的某一个事物等等。教育者要尽可能多的创造可能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灵活选择写作方式,以此来达到异度促写的训练目标。
三、把握文本留白,进行拓展创作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一些留白,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灵活把握课文中的留白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来展开拓展性的创作训练。事实上,通过拓展创作训练,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的品味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与作者之间建立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关系。
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教育者则可以把握住文章中所留有的诸多空白点,通过一些具象化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空白处进行拓展性的创作。
首先,请各位同学重点关注文章中所提到的“饱经风霜”这个词语,请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人或哪些群体可以称得上是饱经风霜,为什么?
其次,请各位同学尝试着详细地描写一下,饱经风霜的脸是怎么样的?
最后,请各位同学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此时的你正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之中,你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将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呢?
在以上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将准确抓住拓展创作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训练任务。
四、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达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小学生的经历非常少,这就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在进行一定的表达时很难对于情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小学语文对于写作的要求也并没有很高,而是切实地考虑到了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只要小学生能够真情实感地进行表达,那么作文的质量就不会太差。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练笔的题目创设一定的情景,并且要将学生充分地带入到情景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练笔时,小学生所拥有的感受就会更加丰富也更加真实,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优秀。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来源,小学生们虽然经历的事情比较少,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小学生自己的经历,都可以将其作为进行写作的素材,都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增加写作的真实情感。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第二单元的习作题目进行练笔时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进行。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中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小学生就可以将一天中的情感变化进行一定的记录,因此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会表达真实的感受。在实际的练习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日记的具体格式和实际的写作方法,同时可以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比如,通过在大雨天这种恶劣天气中父母来接学生放学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其他的感动的事情。小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一定的写作才不会让作文太过空洞,如此一来学生的真实情感也更容易流露出来。教师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有爱的环境中,帮助学生们进行生活的感知,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对阅读和写作教学内容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主要是由于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平面和单一。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开发出适合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一步开发现有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处入手,引入真正能够称之为立体的教学案例,在点滴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