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体育课“小场地”有“大作为”
【作者】 蔡吉武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市八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很多中小学都没有正规、标准的体育场馆,学校操场面积狭小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室内体育场馆,每到梅雨季节,体育课只能移到教室或者一楼活动走廊狭小的空间上开展。如何充分利用好仅有的小场地,如何创设场地,把‘小’变大,调动学生的学习与习练兴趣,上好每节体育课,落实新课程体育目标。这也是摆在一线体育老师面前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 小场地;学生;体育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都没有正规、标准的体育场馆,学校操场面积狭小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现在寸土寸金的建设浪潮中,很多基层学校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开展不了正常的体育活动。如果学校没有室内体育场馆,每到梅雨季节,体育课只能移到教室或者一楼活动走廊狭小的空间上开展。面对现实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好仅有的小场地,如何创设场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习练兴趣,上好每节体育课,开展好正常的体育活动,落实新课程体育目标,这是我们体育老师要必须考虑的。
一、小场地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1. 现在寸土寸金的建设浪潮中,很多基层学校建设面积小,从而造成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
2. 教学课程编排不合理,很多学校还是上午不安排体育课,体育课只安排下午进行的老传统,造成体育课扎堆现象,让本来就很小很有限的体育场地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3. 场地小就制约了运动基本措施的建设,缺乏多样性运动的场地与器材,造成体育课教学形式单一。
4. 人多场小,课外体育比赛开展困难,赛程久,竞赛种类少。小场地习练会有很多弊端,让学生在标准场地上比赛时感到手足无措、焦虑。
二、面对以上几点主要现状,谈谈几点解决方法:
1.教学课程编排上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编排;教导处在编排体育课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体育场所大小、多少,有无场馆,多少器材用量,多少个班级;预算一节体育课最多只能允许几个班级上课等等。要充分认识客观情况,不能简单的只考虑其他科目,体育课只能第四节课或者只能安排下午上体育课这些老思想。如果不兼顾统筹安排,让本来就很小很有限的体育场地变得更加拥挤不堪;还有器材量管是否够用、学生安全问题、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学生练习等等问题就更加显现出来了,甚至出现体育教学事故。
课程日程安排兼顾统筹综合考虑及安排,可在其他节次中穿插体育课,保证一节课所上课的总人数量;低中高年级充分搭配上课,这样可以避免在体育器材使用上出现‘抢’的问题。充分考虑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产生的活动区域差异,使高低年级在各自的活动区域充分的利用场地与器材。
2. 发挥体育教师的心灵手巧,细规划;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器材场地等因素创设安全、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所以在上每节体育课前,体育教师要提前规划好上课所需的场地、器材,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练习方式及合理地创设提醒标志和口令,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如:在体能素质练习中选择变换练习法,分组交替练习,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材辅助,既提高了学生练习密度,又能在合理利用小场地,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效果。除此之外,比如在接力跑练习中,可在教学场地规划中,放置一些醒目的提醒标志作为与其他班级练习场地的分界线,以免串场造成安全事故。这样一来醒目标志既是与其他班级划江而治又可以是学生练习时的参照物、信号标志。
3. 应用尽用,灵活利用,创设‘小’场地变大作用;深思熟虑,灵活应用现有的器材,学校里有楼梯,我们可以跑楼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学校有墙壁,我们可以利用墙壁练习倒立、侧手翻的辅助练习。学校有栏杆竖条,我们可以借助竖条,坐姿双脚顶着竖条,进行坐位体前屈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这些‘小’变大作用的练习方法海能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带来别样的欢乐与学习兴趣;同时,在‘小’场地中习练更便于组织教学、便于观察、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灵活而不乱。
4.学校组织体育赛事时多在‘小’字上下功夫。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性,通过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但如果场地小无法满足大型的体育比赛活动时,科着眼于把大变‘小’。如:以年级为比赛单元,以班级为比赛单位,分年级逐一进行,缩小赛局。除此之外,像足球赛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五人制足球,利用篮球场代替足球场,规划好场地功能及安全区,照样可以进行足球比赛,体验足球的快乐。
5.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补充小场地的不足;小场地确实给学校体育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如100米跑道短小,经常在短距离小场地上练习,是无法让学生体验整个100米跑的感觉。又如耐久中长跑,小场地习练会有很多弊端,让学生在标准场地上比赛时感到手足无措、焦虑,从而影响学生比赛成绩。体育教师要实事求是,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补充小场地所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等各个手段了解标准的体育场地,在脑海中建立整体印象,学会分析动作、体力分配、赛前赛中赛后,消除焦虑与不适应感,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总之,无论体育场地大小,学生情况如何,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规划场地,认真备好每一节体育课,重视教学规律及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充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科学的习练场地及器材,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地上好每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郭艳.“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6(02)
[2]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06)
[3]荣文智.大连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关键词】 小场地;学生;体育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都没有正规、标准的体育场馆,学校操场面积狭小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现在寸土寸金的建设浪潮中,很多基层学校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开展不了正常的体育活动。如果学校没有室内体育场馆,每到梅雨季节,体育课只能移到教室或者一楼活动走廊狭小的空间上开展。面对现实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好仅有的小场地,如何创设场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习练兴趣,上好每节体育课,开展好正常的体育活动,落实新课程体育目标,这是我们体育老师要必须考虑的。
一、小场地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1. 现在寸土寸金的建设浪潮中,很多基层学校建设面积小,从而造成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
2. 教学课程编排不合理,很多学校还是上午不安排体育课,体育课只安排下午进行的老传统,造成体育课扎堆现象,让本来就很小很有限的体育场地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3. 场地小就制约了运动基本措施的建设,缺乏多样性运动的场地与器材,造成体育课教学形式单一。
4. 人多场小,课外体育比赛开展困难,赛程久,竞赛种类少。小场地习练会有很多弊端,让学生在标准场地上比赛时感到手足无措、焦虑。
二、面对以上几点主要现状,谈谈几点解决方法:
1.教学课程编排上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编排;教导处在编排体育课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体育场所大小、多少,有无场馆,多少器材用量,多少个班级;预算一节体育课最多只能允许几个班级上课等等。要充分认识客观情况,不能简单的只考虑其他科目,体育课只能第四节课或者只能安排下午上体育课这些老思想。如果不兼顾统筹安排,让本来就很小很有限的体育场地变得更加拥挤不堪;还有器材量管是否够用、学生安全问题、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学生练习等等问题就更加显现出来了,甚至出现体育教学事故。
课程日程安排兼顾统筹综合考虑及安排,可在其他节次中穿插体育课,保证一节课所上课的总人数量;低中高年级充分搭配上课,这样可以避免在体育器材使用上出现‘抢’的问题。充分考虑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产生的活动区域差异,使高低年级在各自的活动区域充分的利用场地与器材。
2. 发挥体育教师的心灵手巧,细规划;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器材场地等因素创设安全、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所以在上每节体育课前,体育教师要提前规划好上课所需的场地、器材,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练习方式及合理地创设提醒标志和口令,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如:在体能素质练习中选择变换练习法,分组交替练习,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材辅助,既提高了学生练习密度,又能在合理利用小场地,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效果。除此之外,比如在接力跑练习中,可在教学场地规划中,放置一些醒目的提醒标志作为与其他班级练习场地的分界线,以免串场造成安全事故。这样一来醒目标志既是与其他班级划江而治又可以是学生练习时的参照物、信号标志。
3. 应用尽用,灵活利用,创设‘小’场地变大作用;深思熟虑,灵活应用现有的器材,学校里有楼梯,我们可以跑楼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学校有墙壁,我们可以利用墙壁练习倒立、侧手翻的辅助练习。学校有栏杆竖条,我们可以借助竖条,坐姿双脚顶着竖条,进行坐位体前屈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这些‘小’变大作用的练习方法海能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带来别样的欢乐与学习兴趣;同时,在‘小’场地中习练更便于组织教学、便于观察、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灵活而不乱。
4.学校组织体育赛事时多在‘小’字上下功夫。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性,通过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但如果场地小无法满足大型的体育比赛活动时,科着眼于把大变‘小’。如:以年级为比赛单元,以班级为比赛单位,分年级逐一进行,缩小赛局。除此之外,像足球赛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五人制足球,利用篮球场代替足球场,规划好场地功能及安全区,照样可以进行足球比赛,体验足球的快乐。
5.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补充小场地的不足;小场地确实给学校体育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如100米跑道短小,经常在短距离小场地上练习,是无法让学生体验整个100米跑的感觉。又如耐久中长跑,小场地习练会有很多弊端,让学生在标准场地上比赛时感到手足无措、焦虑,从而影响学生比赛成绩。体育教师要实事求是,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补充小场地所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等各个手段了解标准的体育场地,在脑海中建立整体印象,学会分析动作、体力分配、赛前赛中赛后,消除焦虑与不适应感,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总之,无论体育场地大小,学生情况如何,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规划场地,认真备好每一节体育课,重视教学规律及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充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科学的习练场地及器材,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地上好每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郭艳.“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6(02)
[2]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06)
[3]荣文智.大连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