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创新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升

【作者】 侯 勇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其对课堂有效性提升的影响。通过对创新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创新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创新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创新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多种手段、方法、技术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创新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其特点包括:一是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二是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三是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些特点,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小学语文课堂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其对课堂有效性提升的影响
  1. 问题解决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问题解决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问题解决法,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小马为什么不能自己过河?小马最终是如何过河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秋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秋天的画报”项目任务让学生完成。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秋天的图片、描写秋天的文章等素材,制作一份关于秋天的画报。这个项目任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内容和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了解雨来的故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深入了解雨来的故事和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探讨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审美元素,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创新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
  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他们进行改进和提高。总之,创新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晓艳. 创新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 教育研究, 2019, 37(1): 90-92.
  [2]刘志伟.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 教育研究, 2020, 41(3): 89-92.
  [3]张红丽. 问题解决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 教育研究, 2021, 42(1):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