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基于中考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复习教学设计探究

【作者】 刘 翔

【机构】 新疆和田市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中考的变化
  自治区自2019年实行:“内地高中”、“普通高中”、“中等职技术学校”,三卷合一招生,2022年中考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七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变化,也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合格人才,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面对新的变化,对师生提出全新的挑战,既要把学生从枯燥的重复复习中解脱出来,又要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
  我市我校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我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招生从城市扩大到城乡结合部到周边农村,生员素质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学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甚至在七年级时,认为中考不考七年级历史,而没有理清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脉络,在复习七年级历史时时间上也不允许再把内容重新学习一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研究中考,研究学情,设计复习教学设计。
  三、复习指导思想
  历史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虽然多,但哪些内容学生了解,哪些内容学生识记,哪些内容学生应用,在历史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说明,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大纲,也是指导教师设计复习教学设计的大纲,学生复习内容的大纲。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具现。以课程标准为大纲,以历史教材为基础,以练习巩固知识。
  四、具体案例分析
  我以七年级上册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设计一节复习课。对内容进行了整合,主标题:从远古人类到秦汉一统,副标题:读书破万卷,看尽长安花。设计了三幕子内容:第一篇“观”远古人类,“品”文明起源,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篇“阅”夏商周朝,“思”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三篇“看”国家一统,“感”秦汉雄风,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在教学设计中,运用轴线图,构建时空观念。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解释。










  运用思维导图,概括历史知识,培养唯物史观。





























  运用练习,强调史料实证,树牢家国情怀,巩固知识。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材料一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 
  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什么事件?(3分)
  答:1.不是。 
  2.秦的暴政。
  3.秦末农民起义。 
  【观点话汉兴】
  材料二  他们以德化民,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
  他雄才伟略,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材料二中所说的西汉帝王都有谁?西汉出现了鼎盛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4分) 
  答:1.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2.文景之治 
  (3)说一说秦亡汉兴,你有何感想?(2分) 
  答: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