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颜樱英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二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单元整体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单元教学,其更注重内容的整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数学内容,还能够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增强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单元整体;策略探讨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而整合性的单元整体教学可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推进课程建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将数学课程作为立足点,通过板块的形式化改善内容结构,同时此方式还需要教师做好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即备课、上课以及课后等,并且每个阶段都要重视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以便于学生能够迅速地消化教学知识。
  一、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概述
  单元整体教学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把数学教学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整体层面重新构建小学数学课程。从狭义角度而言,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使数学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避免数学教学的重复性和复杂性,降低数学教学的抽象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单元整体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优化课程教学,更好地解决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这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增进对数学学科的认知,从而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单元教学观念,精准把控数学核心素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过度关注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并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情况,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且教师缺乏整体授课意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这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于新鲜事物普遍感兴趣,如果教师长时间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导致深度学习成为空想。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学习热情进行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使其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以此来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化建设,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
  (二)学情分析,确定单元目标
  数学知识的单元编排工作,是将内在的知识联系,以共同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构建完善的整体,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从简单到复杂进行逐一递进。这样编排的优点让内容更为清楚和明确,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编排模式过于单一,整体训练效果不佳。如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照本宣科,容易出现教学环节重复的局面,所以凭借当下的学情,需要从整体的教学视角进行整体分析知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手段。
  (三)构建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单节课时的教学中,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讲授知识,而未过多关注课前导入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道具或趣味视频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景象中激发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并逐渐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
  (四)研读数学教材,梳理单元知识点
  数学教材是教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载体,加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梳理是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研读教材的重要性,由此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探究、解读。而单元整体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其着重强调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突破教材的局限和桎梏,立足于单元整体视角加强对教材的系统性、整体性构建,加强对单元整体内容的规划设计,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梳理,由此为接下来的单元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知识迁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不同的知识点有着不同的特征,但通过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技巧和规律,从而让其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但在实践教学当中,个别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在备课环节,只对当下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准备,未能立足单元知识整体,这样会使单元内知识缺少联系,也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学习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研读教材,把握单元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单元整体制作知识框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强化其对单元知识的了解,找出单元当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作为侧重讲解的部分。同时教师也能对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完善单元评价机制,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与“学”的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作出评价,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评价时,应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统筹全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以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的形式开展学后反思,及时梳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我,以获得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与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教师把单元内所有的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历学习内容的梳理、单元目标的制定、目标达成策略的研究、课时教学设计的过程,将碎片化知识连点成线,将割裂化的方法关联成体,将学生表层化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地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夏晶晶.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50-52.
  [2]姚蕊.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