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探究

【作者】 杨咏梅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体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点和需求,接着阐述了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总结了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效果和价值。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开始尝试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和实践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情感教育心理学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点和需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二是课程强调情感体验和实践应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三是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 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角色扮演、音乐渲染等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
  2. 引入情境:将学生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感官的感受和体验来了解情境的内容和背景。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3. 探究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式来深入探究情境中的问题或任务。
  4. 总结反思: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通过小组汇报、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应用拓展: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效果和价值
  通过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具有以下实践效果和价值: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境教学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二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应用能力。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和反思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水平。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育水平。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实际:情境的创设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的情境,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探究。同时,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避免偏离主题。
  2. 情境引入要自然流畅:情境的引入应该自然流畅,避免生硬或突兀的引入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究欲望。
  3. 探究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过程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结论。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4. 总结反思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提升:总结反思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5. 应用拓展要注重实践性和延伸性:应用拓展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延伸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6.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要不断提升:情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掌握多种情境创设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水平。
  7.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避免出现不良的情感影响和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结束语
  在总结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过程,以及总结反思和应用拓展的引导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苏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1):61-62.
  [2]汪光泉.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33):47.
  [3]张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主线式情境教学法运用研究[D].导师:贾绘泽;李慧娟.山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