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
【作者】 刘欣霖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弊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弊端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往往以教材和教师的经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虑。
(三)忽视学生差异。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传统课堂往往忽视这种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四)缺乏创新鼓励。大多课堂都是让学生照着步骤做,缺乏对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创新鼓励。学生也仅把此作为模仿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为了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主人得到氛围许可和场景搭建。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点在很多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实施,例如利用电子表格绘制课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就鼓励学生自主实施。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测,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邮票设计》这一课的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邮票,那鲜艳的色彩、漂亮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邮票,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
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的实践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我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实施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我会设计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作为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编程实践。
(二)实施分组合作法。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会采用辅导、补课等方式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会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和挑战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四)实施及时反馈法。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情况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例如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业或作品并给予表扬;定期组织测试或竞赛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奖励等。
总之,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也更加高涨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效果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广成功经验将好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共同进步。这些方法看似在方法之外,但对我们目标达成是很多帮助的,甚至起到了很在作用。这也需要我们注意。
参考文献:
[1]杨建明,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人[J].科学导报,2014年。
[2]黄秀杰,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弊端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往往以教材和教师的经验为主,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虑。
(三)忽视学生差异。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传统课堂往往忽视这种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四)缺乏创新鼓励。大多课堂都是让学生照着步骤做,缺乏对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创新鼓励。学生也仅把此作为模仿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为了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成为主人得到氛围许可和场景搭建。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点在很多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实施,例如利用电子表格绘制课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就鼓励学生自主实施。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测,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邮票设计》这一课的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邮票,那鲜艳的色彩、漂亮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邮票,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
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做真正的主人的实践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我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实施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我会设计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作为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编程实践。
(二)实施分组合作法。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会采用辅导、补课等方式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会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和挑战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四)实施及时反馈法。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情况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例如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业或作品并给予表扬;定期组织测试或竞赛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奖励等。
总之,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也更加高涨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效果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广成功经验将好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共同进步。这些方法看似在方法之外,但对我们目标达成是很多帮助的,甚至起到了很在作用。这也需要我们注意。
参考文献:
[1]杨建明,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人[J].科学导报,2014年。
[2]黄秀杰,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