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DJP模式 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作者】 贾利容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DJP教学是指学生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独立阅读教材、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与组内同伴进行交流、面向全班讲解以及师生对其讲解进行评析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深理解、学科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学科活动经验的积累,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评价的教与学活动。因此,如何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技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得到高效实施,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尽最大可能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听众和观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需要动静结合,合理分工。

在新课改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学生要。所谓的动是指动手动脑、动眼观察、动心体会、动耳倾听、动口讨论。学生动用各种器官去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导演,更多起组织、协调、引导、帮助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学习要保持一定的安静,一定的秩序,一定的氛围,相互讨论、研究,在别人说明自己的见解时,其他同学能倾听,并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的意见综合,归结出这个小组的最完善的见解,这才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

的,通过合作学习后,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加深了,明确了对问题的理解是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自己的见解只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想要集思广益,必须在和多数同学的交流中才能获得。使学生渴望在合作中去学习、探究。

三、合作学习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成或反对。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不但要求每个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的能力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而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合作气氛迎合课改流,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讨论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就草草开场,其结果就是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我认为要想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不用再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4号来谈。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有序学习,合作提高

1、学前提要求

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学时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 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后再质疑

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实践证明,上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敢站起来发言的人明显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强了。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的英语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王正霞

221世纪教育资讯的《学科教育》中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运用》彭州市桂花镇九年制学校刘万芬

4、《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百度文库一教育专区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