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作者】 贺 杰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两项重要技能,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两大重要模块。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读写结合;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语言技能之一。为此,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英语课程,旨在夯实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实现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促使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基于课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增强学生的读写信心。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的专注力较弱,难以静下心来阅读。而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基于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阅读读物,并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由读到写,环环相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同时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还会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并对学生在读写方面的进步予以肯定和奖励,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读写产生持续的兴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读写习惯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要想在语言学习上获得成效,学生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但由于小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尚未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语言学习成效不显著,部分学生还会因此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而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读写氛围,并带领学生静下心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促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将读写结合策略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形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意识,这样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所积累的语言知识也会更加的丰富且实用,提升写作水平。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在运用阅读所得时,也会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获得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现状
  (一)重阅读,轻写作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尝试着将读写结合策略应用到英语课堂中,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多数教师都会将读写结合的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上,利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解读文本和阅读技巧,然后留给学生少部分的时间进行随堂写作练习。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并不能将的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所写作出的文章质量必然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剩下的写作任务。而英语写作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是一件“大工程”,课后写作会占用他们过于的课后时间,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将英语写作视为一种“负担”,对于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这不仅会影响到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教学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只是将读写结合等同于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拼接,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就会开展所谓的拼接教学,缺乏对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创新意识,导致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模式过于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 
  三、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读写结合下的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读写教学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在阅读材料上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难度适中。教师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应太难。如果选择的阅读材料过于简单,则会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如果选择的阅读材料难度较大,则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也将变得低效。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选择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二是学生喜欢。教师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必须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图文并茂、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可以实现高效的语言输入;三是适宜成为写作素材。小学阶段英语写作主要以仿写练习为主,所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考虑到写作教学的实际需求,所选文本应具有典型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仿写。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适当拓展一些英语绘本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学习需求。相较于传统的英语阅读材料,英语绘本有着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故事性强等特征,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将其作为阅读材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在英语绘本中多是以短文、短剧、英语对话等形式呈现阅读内容的,这样更方便学生进行仿写和改写练习,促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注重阅读任务的设计
  阅读是语言输入环节,在对该环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和组织时,教师需要为后续的语言输出环节做好准备和铺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而在进行阅读教学环节设计之前,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才能通过阅读促进写作目的的达成,简单来说,就是要在阅读环节解决“写什么”、“怎样写”这两个问题。首先,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摘录、背诵好词好句的环节,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其次,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搭建写作框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提问、表格、思维导图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更加高效的获取写作时所需的关键信息,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最后,为了达成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并通过设计相应的阅读练习,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和消化阅读知识,掌握基本阅读策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以“My family”为主题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为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环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写作教学的目的,并通过对阅读教学环节的优化创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更多实用的的写作素材和方法,搭建起写作框架,为后续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注重写作任务设计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薄弱,书面表达能力不强,因而小学英语写作任务多是以仿写、续写、根据提示写作等为类型为主。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对写作教学任务进行精心设计,保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由于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在之前的阅读教学环节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和经验,获得了相应的启发,进行仿写训练的难度并不大。为此,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写作环节的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问题、表格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文本框架、中心思想等进行思考好而分析。同样的,在阅读后的写作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写作主题和要去进行思考和解读,通过先读后写、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写作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保证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另外,在写作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新写作教学活动形式,如除了书面表达训练外,教师还可以将写作与表演、演讲、游戏等活动形式现结合,增强写作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更能吸引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My animal friend”这一主题的写作训练为例,教师就可以开展类似文章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并对阅读教学结束后的写作任务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中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写作主题、写作内容和写作框架进行分析,为学生的写作搭建起支架。同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写作主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设计和组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扮演自己最喜欢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和习性等,增强写作教学任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四)注重学生活动表现评价
  在读写结合中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对于激发学生读写兴趣有着重要意义。但在以往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评价,即便是开展教学评价,也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成果,对于学生在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相对忽视,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的读写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不利于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并对读写结合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教师应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优化,即除了对学生的阅读习题的准确率和写作文章的质量进行考核外,还需要将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读写学习过程进行认知和了解;其次,教师应对教学评价主体进行优化,即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学生以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进而将教学评价的效用最大化;最后,教师应多采取激励性评价,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更是应该关注他们在读写学习中的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读写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读写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语言教学策略,尤其是对于小学英语而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促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读写结合的方法,并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促使学生在高效获取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其他综合素养也可以得以相应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甜.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生英语,2022(20):137-138.
  [2]柏玲玲.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2(01):21-23.
  [3]杨栋钫.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下).,2021:444-446.
  [4]曹翠红.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读写结合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1(51):97-98.
  [5]佘优美.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2021(36):74-75.
  [6]章婷婷. 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训练方法探索[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2021:615-619.
  [7]朱海英.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13.
  [8]边春香.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3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