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探讨基于提升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作者】 曹光荣
【机构】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中数学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抽象性更强,问题情境也更加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为此,高中数学必须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组织探究反思活动,提升学习能力;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提升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文章有助于强化高中数学教师对提升数学学习力的重视,从而促进高中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力;激发;提升;全面发展;协作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不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各种学习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问题驱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启发性且贴近生活的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函数概念要比初中的学习抽象性更强。学生会感到学习难度加大,一时间难以适应。对于一些函数题目来说,学生思维的活跃是最为重要的。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思维模型,以克服抽象性带来的不适应。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如手机套餐的流量使用情况与费用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有固定费用加上超出时长后的费用的计算问题。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函数模型这样,学生对于解决类似的一次函数与分段函数的解题就有了底气。这个模型又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很容易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明确日常开支中就能
发现函数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对函数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要通过步步深入的问题来挖掘情境的价值。因此,在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过程中,提问就是很有效的手段,不仅让高中生思维更加活跃,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去提问,在分层次提问中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
二、组织探究反思活动,提升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习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无论是预习还是课堂题目讲解,学生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精选并不断完善反思;其二,解题过程的反思,仔细剖析数学题目,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具备符合个人计划的反思,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反思不是简单的反省自身,而是从理性思维的高度重视自身学习的过程,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形成的全过程反思。
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通过观察和测量,探究椭圆的性质和特点。这样,学生对于椭圆的认识才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能在动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椭圆的性质与特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椭圆知识的理解,在利用椭圆性质和特点解题时也能够更加灵活运用。进一步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教师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培养学习力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至关重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正确培养学习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状态才能正确转变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在被动教学下,形成“拔苗助长”的状态。丰富教学方式,才能实现知识、身心的全方面发展。为此,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能力。例如,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可以围绕函数解题思路进行推导,打开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发现在范围内,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是不是只需要考虑函数的增减性。是不是这样呢?一些学生也是心存疑虑。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犯错,培养他们敢于挑战难题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得以真正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使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学会承担责任和相互配合。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互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数学学习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论”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彩票中奖概率、交通安全问题等发生的概率。并列出公式:P(A)=∑P(A/B)P(B)。其中A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的,P(A/B)表示A发生概率时B也同时发生,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随后,组织小组成员相互提问、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相互思维碰撞下,对于抽象的符号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对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学生的学习力就能够在相互合作与探讨中得以强化。此外,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全班同学的数学学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探究反思活动,注重个性化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等教学实践与应用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不断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存然.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31-32.
[2]郝嘉楠.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1(05):47-48.
[3]张倩倩.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
[4]牛根吉.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57-58.
[5]何玲娜.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2020(09):84-85.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力;激发;提升;全面发展;协作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不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各种学习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问题驱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启发性且贴近生活的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函数概念要比初中的学习抽象性更强。学生会感到学习难度加大,一时间难以适应。对于一些函数题目来说,学生思维的活跃是最为重要的。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思维模型,以克服抽象性带来的不适应。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如手机套餐的流量使用情况与费用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有固定费用加上超出时长后的费用的计算问题。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函数模型这样,学生对于解决类似的一次函数与分段函数的解题就有了底气。这个模型又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很容易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明确日常开支中就能
发现函数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对函数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要通过步步深入的问题来挖掘情境的价值。因此,在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过程中,提问就是很有效的手段,不仅让高中生思维更加活跃,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去提问,在分层次提问中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
二、组织探究反思活动,提升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习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无论是预习还是课堂题目讲解,学生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精选并不断完善反思;其二,解题过程的反思,仔细剖析数学题目,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具备符合个人计划的反思,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反思不是简单的反省自身,而是从理性思维的高度重视自身学习的过程,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形成的全过程反思。
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通过观察和测量,探究椭圆的性质和特点。这样,学生对于椭圆的认识才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能在动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椭圆的性质与特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椭圆知识的理解,在利用椭圆性质和特点解题时也能够更加灵活运用。进一步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教师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培养学习力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至关重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正确培养学习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状态才能正确转变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在被动教学下,形成“拔苗助长”的状态。丰富教学方式,才能实现知识、身心的全方面发展。为此,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能力。例如,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可以围绕函数解题思路进行推导,打开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发现在范围内,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是不是只需要考虑函数的增减性。是不是这样呢?一些学生也是心存疑虑。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犯错,培养他们敢于挑战难题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得以真正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使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学会承担责任和相互配合。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互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数学学习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论”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彩票中奖概率、交通安全问题等发生的概率。并列出公式:P(A)=∑P(A/B)P(B)。其中A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的,P(A/B)表示A发生概率时B也同时发生,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随后,组织小组成员相互提问、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相互思维碰撞下,对于抽象的符号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对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学生的学习力就能够在相互合作与探讨中得以强化。此外,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全班同学的数学学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探究反思活动,注重个性化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等教学实践与应用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不断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存然.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31-32.
[2]郝嘉楠.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1(05):47-48.
[3]张倩倩.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
[4]牛根吉.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57-58.
[5]何玲娜.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2020(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