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注意
【作者】 段云华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游戏教学法中所用的游戏作为教学展开的载体,一定要具有具体的目标指向和主次分明的实施,同时还要有度的把握、符合学情、有序展开、要有竞争和进行游戏教育才能使这种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实施注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比较浅表,其思维基本上是感性的。游戏教学的出现,无疑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它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近几年来,游戏教学受到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青睐,被广泛运用。但是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长处,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笔者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游戏是手段,教学是目的。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它始终是为教学的目的服务的,如果我们忽视了教学的目的而将游戏这种手段当成了教学的全部,那无疑是舍本逐末。所以,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与教学的要求来确定教学方法,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能为追求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而单纯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更不能不加分析地将所有教学的内容都纳入到游戏中去,而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避免教学方法的形式主义错误。比如我们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让10名学生站成两队,在具体的两队队员的增减中让学生数人数的变化,直观体现加减变化,通过形象的直观感觉强化学生的认识,从而固化为学生的知识。但是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时,如果还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游戏活动本身不方便,因为人数太多,站队不便,现场数数容易发生混乱,而且不利于学生将10以内加减的感性认识进行理性迁移,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知识的形成。
二、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主次分明
游戏教学不同于娱乐游戏,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个游戏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重复的机械的题海练习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具备游戏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必须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我们必须牢记游戏教学中的“游戏”仅是一种手段,教学才是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三、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度的把握
游戏教学应有“度”。虽然游戏教学有着多种教学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整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充满游戏,我们在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运用游戏的度。游戏不能滥用,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并且在选用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我们知道任何游戏都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巧妙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反之可能会事倍功半,所以在选择游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度的把握。
四、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符合学情
游戏教学中的游戏一定要符合学情,也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现有数学实施能力等综合因素,保证你所选择的游戏是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能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因为,如果游戏太浅显,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兴趣;相反,游戏难度过大,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游戏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学生在玩中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
五、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序展开
游戏规则是评判游戏行为和行为结果而提出的规范和准则。数学课堂中的游戏规则应简单易懂,学生易操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参与率更高。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混乱,我们要适时进行调控,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批评,以另一种方式调控课堂,游戏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相互评价活动。评出胜负,表扬获胜者,鼓励后进生,指出不足,提出提高措施。通过课堂评介,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六、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竞争
我们知道,小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在比赛中总不甘落后,谁都惟恐落后,总希望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小组获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富有竞争和激励性。游戏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可以在个体间,小组间,或者师生之间进行。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体的数学素养,同时还能促使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七、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进行游戏教育
游戏教学要进行游戏教育。游戏教学为我们数学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游戏对于小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多媒体带来的电脑游戏。电脑游戏一方面有益于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一方面有可能使部分学生陷入电脑游戏的漩涡。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引入游戏之后,对学生进行游戏的教育,渗透“玩有益游戏”的思想,让学生逐步懂得怎样的游戏可以玩,玩游戏要有度,不能沉迷于游戏当中荒废数学学业。
当然,游戏教学法取得效果最大化还有一些实施注意。作为一线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时一定要想到这是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载体,一定要注意不要“游过了头”。
参考文献:
[1]陈小辉,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堂内外,2020年。
[2]汪利平,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实施注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比较浅表,其思维基本上是感性的。游戏教学的出现,无疑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它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近几年来,游戏教学受到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青睐,被广泛运用。但是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长处,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笔者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具体的目标指向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游戏是手段,教学是目的。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它始终是为教学的目的服务的,如果我们忽视了教学的目的而将游戏这种手段当成了教学的全部,那无疑是舍本逐末。所以,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与教学的要求来确定教学方法,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能为追求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而单纯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更不能不加分析地将所有教学的内容都纳入到游戏中去,而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避免教学方法的形式主义错误。比如我们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让10名学生站成两队,在具体的两队队员的增减中让学生数人数的变化,直观体现加减变化,通过形象的直观感觉强化学生的认识,从而固化为学生的知识。但是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时,如果还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游戏活动本身不方便,因为人数太多,站队不便,现场数数容易发生混乱,而且不利于学生将10以内加减的感性认识进行理性迁移,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知识的形成。
二、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主次分明
游戏教学不同于娱乐游戏,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个游戏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重复的机械的题海练习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具备游戏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必须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我们必须牢记游戏教学中的“游戏”仅是一种手段,教学才是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三、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度的把握
游戏教学应有“度”。虽然游戏教学有着多种教学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整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充满游戏,我们在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运用游戏的度。游戏不能滥用,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并且在选用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我们知道任何游戏都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巧妙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反之可能会事倍功半,所以在选择游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度的把握。
四、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符合学情
游戏教学中的游戏一定要符合学情,也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现有数学实施能力等综合因素,保证你所选择的游戏是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能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因为,如果游戏太浅显,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兴趣;相反,游戏难度过大,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游戏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学生在玩中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
五、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序展开
游戏规则是评判游戏行为和行为结果而提出的规范和准则。数学课堂中的游戏规则应简单易懂,学生易操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参与率更高。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混乱,我们要适时进行调控,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批评,以另一种方式调控课堂,游戏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相互评价活动。评出胜负,表扬获胜者,鼓励后进生,指出不足,提出提高措施。通过课堂评介,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六、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有竞争
我们知道,小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在比赛中总不甘落后,谁都惟恐落后,总希望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小组获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富有竞争和激励性。游戏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可以在个体间,小组间,或者师生之间进行。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体的数学素养,同时还能促使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七、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要进行游戏教育
游戏教学要进行游戏教育。游戏教学为我们数学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游戏对于小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多媒体带来的电脑游戏。电脑游戏一方面有益于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一方面有可能使部分学生陷入电脑游戏的漩涡。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引入游戏之后,对学生进行游戏的教育,渗透“玩有益游戏”的思想,让学生逐步懂得怎样的游戏可以玩,玩游戏要有度,不能沉迷于游戏当中荒废数学学业。
当然,游戏教学法取得效果最大化还有一些实施注意。作为一线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时一定要想到这是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载体,一定要注意不要“游过了头”。
参考文献:
[1]陈小辉,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堂内外,2020年。
[2]汪利平,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