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刍议“学·导·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 “前置学习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作者】 黄 莺
【机构】 福建省宁化第五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扎根于我县的“学·导·用”英语课堂模式,由于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宁化教育教学不断突围,走向新的高度。文章结合自身“学导用”英语教学实践,提出我县目前的“前置学习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前置学习单”的编写原则。文章对于“学·导·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提升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导·用”英语课堂;前置学习单;存在问题;改进策略;编写原则
“前置学习单”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一、我县目前的“前置学习单”存在的问题
1.先学内容单一。布置学生先学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其他资料。先学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没有来自教材外围的全方位包抄,因为先学内容单一,导致先学范围过窄,使先学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
2.先学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布置学生先学,每次形式都千篇一律。既不涉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不涉及对文本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先学。这种先学既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没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生当然没有兴趣。这种先学,教师是例行程式,学生是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3.先学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嘴上喊前置先学,而事实上对学生该先学什么、怎么先学、为什么要先学,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先学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先学,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先学进行反馈。到最后,学生的先学质量如何,无从知晓。过去确定教学目标总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现在研究“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换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并不是代表我们即刻换了一种变异的思维。如果我们站在“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背景下去设计或规划“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概念又怎么没有相通的道理。部分教师随着“学·导·用”的到来已经把首要的精力聚焦到“前置学习单”的设计中。精心设计“前置学习单”没错,但问题是部分教师设计“前置学习单”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也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不仅仅是因为驾驭课堂能力的强与弱,更是因为对目标把握的不明确、不准确。教师课堂角色把握的第一条便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问题,这是教师首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其他一些形式化、技术化的东西都应该排在目标定位之后。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也把目标设置放在首位,可见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4.先学之前无指导。先学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既是如此就得有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先学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也具有双边性,先学时教师不能游离在外,教师要参与其中才能对学生先学的内容、先学的方法、先学的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否则,就很容易走向形式。
二、针对“前置学习单”问题的改进策略
1.教师角色要转变,做学生独学的引路者、服务者
前置学习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独学,要保证其能学、会学,在问题设置的前面加以自学方法的指导和明确具体的学习提示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的起步阶段,对学习的重、难点等问题为学生独学“搭桥铺路”更显重要。我们不要象传统教学那样始终想着设计什么题目难倒学生,而应该想到我们是引路者、服务者,更多应想到怎样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学习鞍前马后尽到“公仆”之责。至于是否每题前都要有方法的指导句,包括学习单是否都要印刷等问题,不必机械、僵化、纠结,一切从学情出发,从题目问题的难易度出发。当学生独学的习惯已养成,自学的方法已掌握,自主的能力已发展,省去一些不必要重复的文字和内容也是可以的,但在我们目前的阶段,还是要多花些案牍的功夫,并在方式方法上多做些创新的探索。
2.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习单进行批阅
上海青浦一中教学常规有这么一条规定:教师没有布置前置学习不能上课,学生前置学习不落实不能上课,没有批改完前置学习单不能上课。我们也应该把这条规定作为实验教学常规的一项铁律。为腾出教师批改的时间、空间,可尝试像荆志强老师一样,前置学习单提前2-3天布置、检查。至于批改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教师简略式的全批全改,也可以是抽改,也可尝试老师改大组长(或小组长)学习单,组长改组员学习单,小组长填写组员各题对错统计表及问题反馈单给老师的方法。
3. “前置学习单”一定要暴露学情问题
前置学习单,对学生而言,本质上是学习起点的前移,即学生先进行的一种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独学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构建中得到发展,是“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通过“让学”,让学生“学会学”是这种模式的最高追求。对教师而言,它是以学定教的基点,通过“前置学习”,可以使教师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暴露问题,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正因为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求学习单必须是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可以留有空白区,但决不能抄袭,以免误导教师了解学情。总之,“前置学习单”一定要暴露学情问题,让教师通过批阅,真正掌握学情,做到为学而教,以学定教,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和前提。
4.科学设置前置学习单的主要内容
关于前置学习单的统称,应统一规定为“前置研究单”或“前置学习单”。其基本格式应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重叠时不必分开),基本概念题(必做)、研究题、探索拓展题(选做),我的发现、我的问题、运用检测题(留待运用活学环节做)等环节内容。在文字的表达上可各自酌斟,相关环节、内容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课文类型作必要的整合、增删,但应尽量体现思维发展过程和认识规律。体现学习单作为导学主线、助学功能的要求,以达到让学生独学,教师定教的设计目的。初中英语前置学习研究单分应为以下几点内容:
(1)个人独学单词.“一拼二划三回忆”,学会依靠音标,划分音节,辅元连拼,举一返三,回忆学过的发音和拼写相似的单词来辅助记忆;找出不会读或读不好的单词,红笔标上问号。
(2)个人独学对话.红笔标出行数,个人独立读对话,圈出新词,标上汉语;总体把握对话,说说这个对话谈论什么;细节研读,完成相应的练习(回答问题、完成表格、判断正误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上问号;翻译对话,不会翻译的句子,用红笔标上问号;划出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重点语法,疑难处,用红笔标上问号。
(3)个人独学课文。红笔标出行数,个人独立读课文,圈出新词,标上汉语;总体把握课文,找出全文中心句;再读全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细节研读,完成相应的练习(回答问题、完成表格、判断正误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上问号;翻译课文,不会翻译的句子,用红笔标上问号;划出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重点语法,疑难处,用红笔标上问号。
三、“前置学习单”的编写原则
编写“前置研究单”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
每个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前置学习单”,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前置学习单”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前置学习单”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前置学习单”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前置学习单”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前置学习单”的层次性。学习单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习单”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当前,我县“学·导·用”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前置先学”是“学·导·用”教学的核心阶段,而做好前置学习单,是做好“前置先学”的必要保证。这要求我们要多一份心思备课,多一份思考设计。
参考文献:
[1]黄小红.例谈“学·导·用”教学模式下英语前置研究单的编写[J].校园英语,2017(36):144-145.
[2]何正林,张祥汉.浅谈“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前置先学”[J].高考,2017(21):78-79.
[3]吴成娥.“学·导·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中),2016(12):61.
[4]黄小红.先学、共学、导学、再学——浅谈英语“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学”[J].校园英语,2015(10):151-152.
【关键词】 “学·导·用”英语课堂;前置学习单;存在问题;改进策略;编写原则
“前置学习单”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一、我县目前的“前置学习单”存在的问题
1.先学内容单一。布置学生先学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其他资料。先学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没有来自教材外围的全方位包抄,因为先学内容单一,导致先学范围过窄,使先学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
2.先学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布置学生先学,每次形式都千篇一律。既不涉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不涉及对文本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先学。这种先学既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没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生当然没有兴趣。这种先学,教师是例行程式,学生是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3.先学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嘴上喊前置先学,而事实上对学生该先学什么、怎么先学、为什么要先学,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先学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先学,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先学进行反馈。到最后,学生的先学质量如何,无从知晓。过去确定教学目标总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现在研究“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换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并不是代表我们即刻换了一种变异的思维。如果我们站在“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背景下去设计或规划“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概念又怎么没有相通的道理。部分教师随着“学·导·用”的到来已经把首要的精力聚焦到“前置学习单”的设计中。精心设计“前置学习单”没错,但问题是部分教师设计“前置学习单”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也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不仅仅是因为驾驭课堂能力的强与弱,更是因为对目标把握的不明确、不准确。教师课堂角色把握的第一条便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问题,这是教师首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其他一些形式化、技术化的东西都应该排在目标定位之后。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也把目标设置放在首位,可见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4.先学之前无指导。先学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既是如此就得有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先学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也具有双边性,先学时教师不能游离在外,教师要参与其中才能对学生先学的内容、先学的方法、先学的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否则,就很容易走向形式。
二、针对“前置学习单”问题的改进策略
1.教师角色要转变,做学生独学的引路者、服务者
前置学习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独学,要保证其能学、会学,在问题设置的前面加以自学方法的指导和明确具体的学习提示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的起步阶段,对学习的重、难点等问题为学生独学“搭桥铺路”更显重要。我们不要象传统教学那样始终想着设计什么题目难倒学生,而应该想到我们是引路者、服务者,更多应想到怎样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学习鞍前马后尽到“公仆”之责。至于是否每题前都要有方法的指导句,包括学习单是否都要印刷等问题,不必机械、僵化、纠结,一切从学情出发,从题目问题的难易度出发。当学生独学的习惯已养成,自学的方法已掌握,自主的能力已发展,省去一些不必要重复的文字和内容也是可以的,但在我们目前的阶段,还是要多花些案牍的功夫,并在方式方法上多做些创新的探索。
2.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习单进行批阅
上海青浦一中教学常规有这么一条规定:教师没有布置前置学习不能上课,学生前置学习不落实不能上课,没有批改完前置学习单不能上课。我们也应该把这条规定作为实验教学常规的一项铁律。为腾出教师批改的时间、空间,可尝试像荆志强老师一样,前置学习单提前2-3天布置、检查。至于批改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教师简略式的全批全改,也可以是抽改,也可尝试老师改大组长(或小组长)学习单,组长改组员学习单,小组长填写组员各题对错统计表及问题反馈单给老师的方法。
3. “前置学习单”一定要暴露学情问题
前置学习单,对学生而言,本质上是学习起点的前移,即学生先进行的一种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独学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构建中得到发展,是“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通过“让学”,让学生“学会学”是这种模式的最高追求。对教师而言,它是以学定教的基点,通过“前置学习”,可以使教师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暴露问题,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正因为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求学习单必须是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可以留有空白区,但决不能抄袭,以免误导教师了解学情。总之,“前置学习单”一定要暴露学情问题,让教师通过批阅,真正掌握学情,做到为学而教,以学定教,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和前提。
4.科学设置前置学习单的主要内容
关于前置学习单的统称,应统一规定为“前置研究单”或“前置学习单”。其基本格式应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重叠时不必分开),基本概念题(必做)、研究题、探索拓展题(选做),我的发现、我的问题、运用检测题(留待运用活学环节做)等环节内容。在文字的表达上可各自酌斟,相关环节、内容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课文类型作必要的整合、增删,但应尽量体现思维发展过程和认识规律。体现学习单作为导学主线、助学功能的要求,以达到让学生独学,教师定教的设计目的。初中英语前置学习研究单分应为以下几点内容:
(1)个人独学单词.“一拼二划三回忆”,学会依靠音标,划分音节,辅元连拼,举一返三,回忆学过的发音和拼写相似的单词来辅助记忆;找出不会读或读不好的单词,红笔标上问号。
(2)个人独学对话.红笔标出行数,个人独立读对话,圈出新词,标上汉语;总体把握对话,说说这个对话谈论什么;细节研读,完成相应的练习(回答问题、完成表格、判断正误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上问号;翻译对话,不会翻译的句子,用红笔标上问号;划出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重点语法,疑难处,用红笔标上问号。
(3)个人独学课文。红笔标出行数,个人独立读课文,圈出新词,标上汉语;总体把握课文,找出全文中心句;再读全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细节研读,完成相应的练习(回答问题、完成表格、判断正误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上问号;翻译课文,不会翻译的句子,用红笔标上问号;划出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重点语法,疑难处,用红笔标上问号。
三、“前置学习单”的编写原则
编写“前置研究单”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
每个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前置学习单”,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前置学习单”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前置学习单”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前置学习单”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前置学习单”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前置学习单”的层次性。学习单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习单”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当前,我县“学·导·用”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前置先学”是“学·导·用”教学的核心阶段,而做好前置学习单,是做好“前置先学”的必要保证。这要求我们要多一份心思备课,多一份思考设计。
参考文献:
[1]黄小红.例谈“学·导·用”教学模式下英语前置研究单的编写[J].校园英语,2017(36):144-145.
[2]何正林,张祥汉.浅谈“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前置先学”[J].高考,2017(21):78-79.
[3]吴成娥.“学·导·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中),2016(12):61.
[4]黄小红.先学、共学、导学、再学——浅谈英语“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学”[J].校园英语,2015(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