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创造性复述故事教学路径

【作者】 郭 静 王 聪

【机构】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部编五年级上《牛郎织女(一)》为例

  【摘 要】 《牛郎织女(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的,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即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语言运用、审美创造。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们发现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很好的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文学题材;“创造性复述故事”则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审美创造,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紧扣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要素,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希沃白板助力学生大胆想象,合理增加情节,让《牛郎织女》的故事继续流传。
  【关键词】 创造性复述;信息化技术;语文核心素养

  一、图片+历史,引发学习期待
  牛郎织女的故事早在先秦的时候就有了。早在汉代人民发明并使用了织布机,在种田的时候,还会使用耕牛和铁犁,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那个时候的人们非常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于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越来越丰富,越来完善,就发展成了今天这样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语文要素主题是创造性复述课文。第十课《牛郎织女(一)》是叶圣陶老先生改编的。这一课除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创造性复述课文”的其中一个方法:发挥想象,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而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里面有很多情节本就是老百姓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合理添加的。由此可见,该篇课文是指导学生掌握创造性复述课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很好的文学题材。在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时,笔者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牵牛星和织女星;借助历史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得益于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而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生感知到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将这经典的民间故事流传下去,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誉,从而对本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范例+自导,明晰创编方法
  笔者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集体读一读。同时用横线标识出需要合理创编情节的句子——“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接着,引出话题:“从把牛郎视为眼中钉,到把牛郎赶出家门。哥哥嫂嫂有没有密谋什么呢?”这个话题,顿时让学生眼前一亮。笔者也顺势引出范例,为接下来的明晰方法做好的准备。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夜里,嫂子走到哥哥跟前,悄悄地说:“如今我们家都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要不,我们把牛郎赶走,独占家产吧?”哥哥听了嫂子的话,难为情地说:“娘子说得有道理,可他是我的亲弟弟,这可怎么办?”嫂子又面带怒色回应到:“你要是讲情面的话,我们只能天天过这样的生活。”哥哥只好听嫂子的话,等天一亮就把牛郎赶走了。第二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这段话。体会老师增加的这部分内容与原文的不同。学生感受到哥哥嫂嫂“坏”的形象更立体丰满;有的同学感受到故事内容更充实生动。接着,笔者出示课中学习单:“通过想象可以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还可以让情节更丰富生动。那么要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有什么好方法吗?请同学们结合课中学习单,同桌间先互相交流学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范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帮助学生在“自导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又快又准地找到合理想象,创编情节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添加细节。同时,将改编的故事情节与原文的故事情节设计在同一页课件上,是希望学生能够更直观感受,故事创编的丰富性。在讨论交流中,笔者引导同学们,明晰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之一,就是联系上下文让想象合理,加入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使简略的情节变具体。这也是大胆想象合理增加情节。
  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个方法,笔者出示一个小口诀,大家一起读一下。同时引导学生,要将民间故事创造性复述给别人听,还需要讲的声情并茂。
  联系课文很重要,生动细节不能少。
  合理想象展绝活,故事大王就是我。
  三、评价+展演,提升核心素养
  将“大胆想象,合理创编情节”学以致用,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因此,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学法迁移。笔者出示这一句话:“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并激励学生:“现在我们就插上想象的翅膀,为仙女们增加一个有趣又丰富的情节。
  自学完成后,将进行学生的自学展示。为了帮助学生,能有明确的方向作改进。笔者利用希沃白板的“笔”功能中的“图案”创设“故事大王潜力值评估”图,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并结合提示进行评价。学生一边评价,笔者一边根据学生的评价添加“星星”。在这种生生评价中,学生再次明白了创编故事要做到“添加细节”“想象合理”“声情并茂”。而在希沃白板的助力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整堂课的学习也达到了高潮。然而,声情并茂不只有说,还有演。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小班合作试着把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演一演。小班表演后,继续请一生点评。教师顺势总结,只要用上大胆想象合理增加情节的方法,就能把故事讲生动,讲具体。
  希沃白板里的“笔”有“图案”功能,简洁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练习到练说,最后到展演,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语言运用,审美创造均得到锻炼,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图片呈现和介绍天文科学知识,以及利用希沃白板进行创作和展示,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以及创编愿望。其次,在“大胆想象,合理创编情节”时,通过不同颜色文字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创编故事的方法。然后,在希沃白板的使用上,教师利用“笔”中的“图案”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