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 王海龙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城北镇长安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不懂就问”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提问,有了问题也不去主动问老师和同学,这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学习中的绊脚石。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主动提问

  数学的学习就是一条紧密相扣的链子,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是这条链子上的一环,只有每个环节都牢固了,这条链子整体才能牢固,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那么整条知识链就会出问题。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为之后更加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动提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品质,只有将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弄清楚,这样才不会让问题累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遇到了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向老师询问,有时候对于一个问题,自己思考很久都没有结果,而经过了老师的一点提示和点拨,往往就能找到突破口,这就是主动提问的重要性。一个班级中,老师需要面对多个学生,有时候就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对于个别学生的需求,老师往往无法注意到,因此对于不懂的内容,需要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找老师沟通,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呢?
  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沟通、信任
  提倡素质教育和“减负”的今天教师应该走进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在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上课主动提问题的习惯。老师平时可以在课间的时候走进教室,多跟学生交流,问问学生对于这节课讲的内容有没有哪些还没有听懂,觉得比较难的是哪些部分的内容,老师要鼓励他们主动提问。用真心真情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付出与关爱,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纳老师,才有可能主动问老师问题。在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只会让学生更加不愿意主动提问,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是让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前提,它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首先是学生信任老师,能够和老师平等交流,平等相处,然后是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样学生才更加有利于学生及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于主动提问的学生,老师不应该首先考虑他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而应该肯定他们的这种行为,给他们一定的鼓励和信心,然后再对这个同学的问题进行提示和解答。这既是对这个同学的肯定,希望他继续保持,勇于提问,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不懂就问没什么大不了的,勇于提问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老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主动提问。
  二、从预习任务开始,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做事情需要提前准备,在学习方面,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这就是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熟悉一些基本的公式定律,这就减少了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熟悉基础知识的时间,学生能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初中数学老师要通过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且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写出自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要再提出2-3个问题。通过这样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一些问题。
  三、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发学生的提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比如说,在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然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那么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完全相等,就是“角角角”的条件,能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在收到老师的提问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思考,如果学生无法思考出来,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向老师提问。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演示: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明确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两个45°,一个90°,然后老师可以拿出自己教学用的三角板,它的度数也跟学生的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大小却不一样,因此不可以靠这个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提问,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记住这个重难点,避免犯错。
  总之,主动提问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给学生设置疑问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8,(58):95.
  [2]文兴玺.初中数学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途径探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6):179.
  [3]高步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61.
  [4]陈炳奎.初中学生数学课堂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