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提升对幼儿的观察能力

【作者】 侬孝娜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观察是幼儿智慧发展最重要的富矿。观察是智慧的开端,做人做事得会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既是幼儿学习、解决日常问题的奠基石,也是幼儿开展多种思维活动的动力源泉,更是幼儿获得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前提条件。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幼儿教育就是正确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让幼儿在日积月累的观察学习活动中有效地生活、观察、倾听、体验、创造、成长、成才。
  【关键词】 幼儿教育;观察兴趣;观察活动;观察策略

  观察是智力的基础,聪明人都得会观察。观察能力是幼儿智力结构的重要因数,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眼睛。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幼儿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观察是幼儿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更是幼儿思维、想象、理解、表达、注意、记忆、创新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观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幼儿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学会观察技能,只有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晓之以理,促之以行。
  一、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意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一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只有正确引导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幼儿善于观察,乐于观察,才能行之有效地帮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习得科学的观察结论。
  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观察的最好形式。可是,引起幼儿兴趣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喜欢活蹦乱跳的动物;喜欢颜色鲜艳的物体;喜欢线条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喜欢位置显而易见的物体;喜欢欣赏大相径庭的物体等等,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有意无意地引领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数一数,试一试,思一思,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地在教室内,在教室外,开展多姿多彩的欣赏观察活动,让幼儿获得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缤纷世界。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人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幼儿的观察兴趣点,在于幼儿教师正确的引导;在于我们持之以恒的挖掘;在于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精准观察,对症下药。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力量源泉。幼儿教师指导幼儿观察,意义重大,不可可有可无,而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恰到好处地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注重观察,让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成为幼儿成长的康庄大道,幸福天梯!
  兴趣产生动力。为了锻炼观察能力,我们必须培养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幼儿兴趣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幼儿观察的结果。我们要适当地多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只有让幼儿有了兴趣才会促使幼儿主动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增强幼儿的观察技能。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谋事是手段,成事是目的。人生没有目标,就像船只没有航向,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不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领幼儿进行观察活动,必须事先选定具体而明确的活动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确立好的具体目标去实施行动,才能引领我们的观察活动卓有成效。
  目的不明确,活动等于零。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随意,我们需要将幼儿的观察有目的、有顺序、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注重观察的顺序,注重观察的主次等等,我们不能盲目观察,而要循序渐进,可以由远及近,可以由近及远,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需要的是有条不紊,有的放矢。观察的对象不同,观察的顺序也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灵活多样,灵动智慧。如观察大公鸡,可以先认识大公鸡的全貌,再看头、再看身、再看腿、再看爪、再看尾。如此这般,信手拈来,幼儿观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印象深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乐无穷。
  物怕比,人怕比。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会帮助幼儿比较观察,是一大盛事。引导幼儿注重仔细观察,容易得出事物或现象的差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将问题单一化,而要注重问题的多元化,多样性!
  真理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观察更是变化多端的。如观察事物,就要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即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果;观察环境,就要研究室内的陈设、周围建筑物等的特征;观察贵重物体,就要分析四季的变化因数,阴晴的变化因数等等。千万不能因循守旧,原地踏步,故步自封,影响观察的目的,造成贻笑大方的错误后果!
  幼儿不是天生的观察家。我们需要时时的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不断通过训练,积极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引导幼儿学会特征观察法;引导幼儿学会细节观察法;引导幼儿学会比较观察法;引导幼儿学会多感官观察法等等,不断促进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有机整合,协调发展。
  观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思维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要做到观察和思维互相配合,只有学会观察才有意义。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观察、认真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指导观察不是站在幼儿身后说,然后让幼儿记录教师的结论。而要引导幼儿从观察中发现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幼儿能够在各项思维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快乐发展。
  三、丰富教学活动,聚焦观察策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深化观察技能。巧用幼儿教师的智慧灵活教学,立足课堂,举幼儿之力,与幼儿细心观察,善于探究,敢于创新,乐于观察,注重突破,获得新知。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智慧。只有智慧地观察,幼儿才能得到智慧的感悟。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幼儿的观察能力必须通过幼儿教师立足教材,立足幼儿,立足实际,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出发,开展日新月异的观察活动,注重新颖独到、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观察实践活动,才能成就幼儿观察技能的有效提高。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呢?幼儿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观察活动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观察步骤是:确立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善于观察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培养良好的观察方法;遵循观察的客观规律;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观察中寻找奥秘,在奥秘中寻找快乐。学会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乐趣。当我们倾情欣赏一样东西之后,就会发现自己会自然而然地豁然开朗,获得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达芬奇说:“观察是一种技能,需要不断练习。”马克思说:“观察能使我们一发不可收拾。”莎士比亚说:“观察是一种沉思,不仅要凭借眼睛,而且要凭借心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我们需要时刻应用,因为观察对于幼儿必不可少,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必不可少一样。
  教育就是启发,教育就是启迪智慧。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儿歌、可以游戏、可以图案认知、可以绘画、可以观察和描述、可以自然观察、可以拼图、可以实践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等,只要能够激发幼儿睿智的观察活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我们都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达到熟能生巧,放之观察而皆准,巧妙引入,受益多多。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抓住幼儿看起来不经意间的举动,或许你就抓住了观察教育的契机!”在长期的日常生活观察教育活动中,我们幼儿教师要积极为幼儿不断提供观察的机会,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事物,力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启发、点拨,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有效提高幼儿智力的发展。如我组织学习大班《保护牙齿》时,平时说大家要认真刷牙,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幼儿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为了让幼儿知道牙齿的保护,我同幼儿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告诉幼儿注意观察:在教室里的实验,用一定的醋能把硬蛋壳泡软,然后,让幼儿天天观察蛋壳的变化,结果仅仅四、五天后,一个个小朋友惊奇地发现:硬蛋壳果然变软了。如此这般,通过观察实验,幼儿就懂得睡前不吃东西,要好好刷牙嗽口的重要。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多一个智慧,成功就多一个希望;多一个观察技能,幼儿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的观察策略,幼儿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观察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探究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大道上,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观察、观察、再观察;探索、探索、再探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无止境,观察正当时!
  参考文献:
  [1]李梅;大班幼儿观察能力培养初探;成功教育,2021,(5);
  [2]朱万佳;培养大班幼儿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课外教育(中旬刊);2021。(4);
  [3]张显艳;浅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教育广角,2022;
  [4]邱云丽;幼儿早期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