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把低碳环保观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作者】 唐 凤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低碳环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本文将围绕利用插图创设情境、通过练习培养意识、让学生走进生活强化意识以及在自制教具使用中培养意识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把低碳环保观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并通过具体教学实例加以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碳环保观;教学情境;实践活动;融入

  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认知的深入,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和观念的重任。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观念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加强低碳环保观渗透的有效方法探寻,通过数学教学与低碳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低碳环保观培养,使之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年来,我加强了把低碳环保观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路径探寻,获得了这样一些方法。
  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融入低碳环保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丰富的插图资源为创设情境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和设计具有低碳环保主题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包含多种图形的城市街景图,其中有骑行自行车的人、乘坐公交车的乘客、绿化植被等低碳环保元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的话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找图形”游戏,让学生在寻找图形的过程中加深对低碳环保理念的理解。
  二、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数学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低碳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家庭用水量的调查问卷,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家庭成员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和统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每个家庭的平均用水量以及浪费水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练习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还对节约水资源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定家庭节水计划,将低碳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强化低碳环保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低碳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绿化带进行测量。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完成测量任务并记录下数据。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长度单位的知识,还对绿化带的面积和长度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绿化带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又如:在学完了“初步统计”后,我就让学生去统计:
  (一)日常生活中每天清洁工人清除垃圾的数量,使他们意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塑料废物、土壤给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
  (二)让学生课外统计每天的生活用水量,调查居住地水资源受污染的情况,利用已学知识,结合资料,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受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通过这些调查、计算,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四、在自制教具使用中,培养学生低碳环保意识
  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通过使用自制教具,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在自制教具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废旧纸板、瓶盖等物品制作简易的图形运动演示器。通过这些自制教具的展示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图形平移、旋转等现象的运动规律。在制作和使用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也有其利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把低碳环保观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通过利用插图创设情境、通过练习培养意识、让学生走进生活强化意识以及在自制教具使用中培养意识等途径,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低碳环保理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提升环保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策略,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我们作为数学一线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融入“低碳”理念,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观念,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低碳环保意识。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大对低碳环保教育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绿色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吴明辉,数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的行动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5年。
  [2]朱晓燕,小学数学教学“低碳”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0年。
  [3]张云,小学数学教学与“绿色低碳”同行[J].教育(周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