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方寸之间,育人无声
【作者】 蔡兰清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谈班级文化建设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更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班级文化是一种风尚、一种传统、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学校;班级;文化;建设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深知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的内容,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集体的建设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班级文化是一种风尚、一种传统、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各个方面。良好的班风、学风、价值观、人际关系与集体舆论等,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多年来,我努力探索创建班级文化建设,以健康、正气的文化目标,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开始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在全部教育阶段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非常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打好学生思想品质的基础。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行为规范文化、规章制度文化、精神文明文化。良好的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朝正确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
一、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班级文化还对学生的理想、目标和行为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通过我和孩子们讨论、研究,最后制定出班级公约。我们班的班级公约是:“上课要专心,作业要细心,待人要真心,做事要用心。”规范严明、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塑造成熟完善的人格,使全班步调保持一致,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班主任寄语:“自觉才是最大的自由。”自觉性可以被具体地描述为自我驱动力,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自觉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夸赞和鼓励,这将作为一种驱动力引导孩子继续努力,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给予肯定,孩子在心灵上获得成就感,促进更大得进步。
宽严相济,严管厚爱,班主任的殷殷教诲如春风化雨,是学生坚实的后盾。
二、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通过制定日常行为制度、实践活动等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使小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懂得遵守制度,制度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
我们班级设置了“节俭小能手、安全小模范、劳动小能手、环保小卫士、礼貌小标兵”等这些方面的相关行为制度,同时设置一些奖项,激励学生通过遵守各项制度,从而获得全面成长与自我发展。
三、重视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也是班级文化中最深层次的部分。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以下几部分: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价值观念等。首先班主任要致力于培育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的班级价值观。
一是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班级精神是反映全班学生的价值并被全体师生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它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内驱力和核心,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我们的班级口号是:“言必行,行必果”;我们的班风是: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希望孩子们明白: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要珍惜当下每一天,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收获成长。集体性文化使班内每个成员都能有较高的自律要求、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是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学生们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外,班级中我们还会随着教学开展一些活动。班主任需要首先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行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的组织班级活动,并尽可能的提升班级活动质量。班主任创设多元化班级活动的方式。
例如:学习二十四节气,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影响着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二十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所以我们要从小学起。
例如: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种一片太阳花》的文章,学生们被太阳花的精神所折服。我便借此契机,购买了太阳花的种子,宣布了此次活动主题是:播种希望的种子、期待鲜花的盛开。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让学生们共同交流他们关心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进行价值观的共同构建。例如:尊老爱幼,弘扬传统文化的班会。
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引导班级内学生加入到班级整体目标中。
三是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在文化建设中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桌椅贝联珠贯,工具整齐划一,学生埋首伏案,一派秩序井然。遨游书海,有圣贤伟人指引前路、抚慰心灵,踱步走廊,有如雪茉莉散发幽香、驱散疲惫。方寸教室也可以开拓另一方精神天地,广阔且包容,深沉且温和。班级中的教学设施布置科学、美观,班级内的环境卫生干净,都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室里一条条标语,鲜红醒目,印在他们眼里;墙面上一个个心愿,真诚坚定,刻在他们心里。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更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想要形成良好的班级,首先就需要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工作,使良好的文化被学生所理解,包括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自觉性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提升等,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