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化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做中学”

【作者】 曾 城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运用化学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追踪社会热点、拓展探究渠道、结合学生爱好以及运用多种媒体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具体教学实例加以论述。
  【关键词】 初中化学;问题情境;“做中学”;创设;引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们对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培养认识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构建素养立意的课程育人体系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加强其实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探究欲望,还能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实现“做中学”。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新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展示和实验操作的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将锌片、铁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金属活动性的差异,进而引发对金属性质及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深入探究。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在如今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的实践中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热衷,原因在于这样的实施既符合化学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启蒙路径的需要,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故而被广泛应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源自化学源于生活这样的事实。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授“溶液的浓度”时教师可以结合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糖水浓度问题创设情境:如何判断两杯糖水哪一杯更甜?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糖水浓度与甜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这样的情境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追踪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热点问题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将其引入化学课堂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教授“环境保护与化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创设情境:某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分析雾霾的成因及危害,并探讨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减少雾霾的发生。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动力。
  四、拓展探究渠道创设问题情境
  拓展探究渠道是促进学生“做中学”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做中学”理念的常用做法。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家庭实验等方式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指示剂,并探究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结合学生爱好创设问题情境
  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结合学生爱好进行教学实施。针对初中学生爱好,在教学上应从整体上考虑。结合他们实际我发现他们普遍对游戏感兴趣,将游戏元素引入化学课堂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元素接龙”游戏:每个学生代表一种元素,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依次报出自己的元素名称和符号。通过这样的游戏设计,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做中学”的需求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创设直观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实验过程。例如,在教授“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分子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正是这样多的“化”,才使得化学由此摆脱了低效走上了高效,让学生更乐意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做中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多渠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做中学”的有效路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参与到化学实践中来成为主体。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哈斯格日乐浅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
  [2]多杰吉,浅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