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中职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作者】 张华娟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近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世界奔跑的脚步速度猛然加快,而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像树根一样逐渐的包围着人类社会这棵树。它慢慢占据到人类的生活中去,随着信息时代的极速打开,互联网与计算机在时代的展开下催生出来。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这些改变体现在出行、生活与学习各个方面,尤其在学习方面的其变化更为显著,特别是对中职教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
一、现阶段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操作性不强
中职的信息技术知识都比较简单,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对这门学科引起重视。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接收到的教学指标往往是让学生掌握好会考所涉及的知识,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这门课的时候常常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更加不利于给学生铺垫下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磨灭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1.2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课标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优化进步,但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尤其是中职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仍然存在着,再加上其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不那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并不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去向学生讲述。机械的一味讲述的课本上的和课标规定的内容,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老师为了讲课而讲课,双方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的上完整节课。学生越来越对信息技术课程降期待,进而也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什么兴趣。本来想要在这门程充满兴趣,本着想要学点什么的心态却面对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也会慢慢的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丧失兴趣。教师对这门课程抱着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课标任务而上课,缺乏创新意识,使课堂继续枯燥无味。部分教师追求快速讲述完课标规定的课程,一味的去追求上课讲课的速度,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师生在课堂上关系不和谐使得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良好的开展下去。
二、如何提高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
2.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高新信息技术型人才来补,培养适用型人才是学校的责任。由于中职信息技术并不是必考内容,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对这门学科引起重视。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接收到的教学指标往往是让学生掌握好会考所涉及的知识,中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了启蒙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为以后学习相关专业做下良好的铺垫。缺乏实践操作也是一个比较严重且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造成计算机等设备的资源浪费,也使不利于学生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做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应当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进行重视起来,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味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好如何操作电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毫不违和,只有让学生去实际操作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而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开拓相关活动。
比如,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比赛竞争的方式去完成本堂课所需要讲述的内容,这样既让学生在无形和比赛的激情中学到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为了防止学生在上课开小差,对于实践课蒙混过关可以定期让学生分组做ppt上台展示,给他们充分的自我学习探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空间。实践出真知,当然实践才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给予他们更多自己实践探索的过程反而会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2进行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部分教师一味机械的讲述着课本上的内容,循规蹈矩的用传统的板书和灌输式教学,这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应的做出改变。比如,教师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幽默诙谐的讲课方式去给学生讲述课程,和学生处好关系,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相信在每个人的上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有趣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用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意思起来,让预想的无聊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起来。又比如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时,利用有计算机的便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或者让自认为掌握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技术”,谁认为比他还厉害的可以再上来比赛,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采取师生互换的形式来上课,就是在课堂上征集愿意“当”一节课的老师,让学生作为老师上台为学生们上课,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创新力和热情。此外,由于这门课的特殊性,教师要在课下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中职的推行发展中也许还会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门课程是具有合理性的。由于校方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所以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要想让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良好有序的发展下去,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很好地去发展完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操作,没有实践,再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知识成为不了技术。中职生正是脑力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正确的引导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创新,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斌,欧阳上风.浅谈中职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1(01):134-135.
[2]孙健好,李明好.网络环境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4):163-170.
[3]金维爱,侯景睿.农村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学周刊.2023(23):136-137.
一、现阶段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操作性不强
中职的信息技术知识都比较简单,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对这门学科引起重视。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接收到的教学指标往往是让学生掌握好会考所涉及的知识,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这门课的时候常常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更加不利于给学生铺垫下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磨灭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
1.2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课标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优化进步,但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尤其是中职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仍然存在着,再加上其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不那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并不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去向学生讲述。机械的一味讲述的课本上的和课标规定的内容,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老师为了讲课而讲课,双方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的上完整节课。学生越来越对信息技术课程降期待,进而也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什么兴趣。本来想要在这门程充满兴趣,本着想要学点什么的心态却面对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也会慢慢的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丧失兴趣。教师对这门课程抱着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课标任务而上课,缺乏创新意识,使课堂继续枯燥无味。部分教师追求快速讲述完课标规定的课程,一味的去追求上课讲课的速度,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师生在课堂上关系不和谐使得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良好的开展下去。
二、如何提高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
2.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高新信息技术型人才来补,培养适用型人才是学校的责任。由于中职信息技术并不是必考内容,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对这门学科引起重视。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接收到的教学指标往往是让学生掌握好会考所涉及的知识,中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了启蒙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为以后学习相关专业做下良好的铺垫。缺乏实践操作也是一个比较严重且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造成计算机等设备的资源浪费,也使不利于学生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做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应当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进行重视起来,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味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好如何操作电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毫不违和,只有让学生去实际操作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而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开拓相关活动。
比如,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比赛竞争的方式去完成本堂课所需要讲述的内容,这样既让学生在无形和比赛的激情中学到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为了防止学生在上课开小差,对于实践课蒙混过关可以定期让学生分组做ppt上台展示,给他们充分的自我学习探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空间。实践出真知,当然实践才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给予他们更多自己实践探索的过程反而会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2进行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部分教师一味机械的讲述着课本上的内容,循规蹈矩的用传统的板书和灌输式教学,这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应的做出改变。比如,教师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幽默诙谐的讲课方式去给学生讲述课程,和学生处好关系,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相信在每个人的上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有趣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用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意思起来,让预想的无聊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起来。又比如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时,利用有计算机的便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或者让自认为掌握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技术”,谁认为比他还厉害的可以再上来比赛,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采取师生互换的形式来上课,就是在课堂上征集愿意“当”一节课的老师,让学生作为老师上台为学生们上课,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创新力和热情。此外,由于这门课的特殊性,教师要在课下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中职的推行发展中也许还会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门课程是具有合理性的。由于校方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所以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要想让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良好有序的发展下去,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很好地去发展完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操作,没有实践,再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只能是知识成为不了技术。中职生正是脑力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正确的引导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创新,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斌,欧阳上风.浅谈中职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1(01):134-135.
[2]孙健好,李明好.网络环境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4):163-170.
[3]金维爱,侯景睿.农村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学周刊.2023(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