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之匙

【作者】 郭清清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教学策略创新至关重要。数据意识不仅关乎学生的数学素养,更是他们未来适应信息化社会、处理复杂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本文结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详细探讨了数据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有效途径,旨在为一线数学教师达到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供一些方法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数据意识;统计与概率;真实问题情境;生活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意识成为了当代人才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并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了一线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版课标出台后,培养数据意识成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扛起育人责任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数据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有效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加以阐释其培养之旨的可行性。
  一、数据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数据意识是指个体对数据所含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中,加强学生数据意识培养之旨探究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析出数据之中蕴藏的信息,从随机现象中找到规律,从而为精准做出决策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方法导向。也就是说,在大数据到来的今天加强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一社会需求。
  (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据意识,和数感一样,是数学素养“家庭”的重要成员,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有助于他们增强数据意义的理解,在感悟随机性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加强数据意识培养之旨探索与教学应用将为学生后续学习统计、概率等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而且长期这样实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成为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形成。
  二、数据意识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在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过程中为了获得高质量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的做法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渐进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二)联系实际原则。这种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真事件、真任务、真数学中感受数据的价值,从而增强对数据的敏感性。
  (三)自主探究原则。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随机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数据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重要内容的不可割裂,更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达到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
  1.创设丰富的统计情境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与统计相关的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现实作用。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搭建平台让学生拥有亲自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实践机会,体验统计过程,感受统计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统计与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抛硬币、摸彩球等活动,引导他们亲身体验概率的随机性,并学会利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描述、分析数据,从随机中看到不变的东西。
  (二)创设真实问题的情境
  创设真实问题的情境是培养学生数据意识、体验数据观察价值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真实问题的情境来作教学平台:
  1.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购物打折、旅行路线规划等,从而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中让学生培养数据意识。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他们在强烈探究欲望内驱下锻炼自我数据处理能力。
  例如,在现行数学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实施,让学生根据参赛人数、项目设置等实际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为学校的运动会策划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引导学生生活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是培养他们数据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如环保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收集和分析数据,增强数据意识。
  2.鼓励家庭参与。与家长沟通合作,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参与与数据相关的活动,如记录家庭开支、统计家庭用电量等,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数据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据意识培养之旨的探索创新具有重要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联系实际和自主探究等原则,通过加强统计与概率教学、创设真实问题的情境以及引导学生生活实践等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探寻更适当的培养之旨,充分利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等资源为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持续这样实施,学生经历多机会的培养惠及与过程实践,自然就会提升数据意识,达到新课标学段要求。故而,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期待教师能够更加注重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不断探索和创新教法和手段,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红妹,在教学中重视数据意识的培育[J].小学数学教育,2023年。
  [2]冯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