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困生关注转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 唐 凤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困生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有效转化这些学困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兴趣,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然后从教学策略、情感关怀、家校合作等方面探讨了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关注转化策略;情感关怀;家校合作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佳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成为所谓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关注并有效转化这些学困生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的智力、兴趣、学习习惯等因素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可能由于智力发展较慢,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还有些学生可能学习习惯不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师教学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如果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耐心和爱心,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缺乏关爱和支持,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影响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过高或过低,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关注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一)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为此,我们在教学展开中可采取这条策略以为预期达成铺路。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可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让他们在动动做做中接受抽象的知识。
  2.加强语言的艺术性。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对教师按部就班、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适时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能对学困生从感情上关心、学习中细心指导,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随时给予鼓励,逐步促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做得很好,老师喜欢你”
  (二)加强情感关怀,建立信任关系
  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自卑、焦虑,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加强情感关怀,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通过鼓励、肯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和支持者。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开展个性化辅导
  不论是在教学之余还是在课后服务的辅导阵地上都可以注重个性化辅导,给学困生特别关照。针对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和短板表现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
  1.建立并填写每一个学困生的跟踪表,以便随时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
  2.让学生结对子,请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利用课外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业可以面批,对他们的质疑和错误应耐心讲解。
  4.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同心协力,共同教育学困生,方式有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平时电话联系等等。
  5.完成每个知识点复习教学后,以小测的方式进行分层次检查,准确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每个学困生还存在的问题,及时争取补救的方法。
  三、实际案例分析
  以小明为例,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通过观察和了解,教师发现小明对数学缺乏兴趣,上课容易分心,作业也经常完不成。针对小明的情况,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调整教学方法。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小明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情感关怀。教师经常与小明交流,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增强他的自信心。
  (三)家校合作。教师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长在家中也为小明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他的学习。
  (四)针对性辅导。每天的教学闲余时间和课后延时服务我都抽时间去进行针对性辅导,引导他查当天“学习之漏”,针对实际进行引导补足,减少知识遗漏,不让新的问题产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也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这个例子说明了调整教学策略、加强情感关怀和家校合作等方法对于转化学困生是有效的。
  四、结论与建议
  关注并转化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从教学策略、情感关怀、家校合作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成绩。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桂丽红,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2, (3): 56-59.
  [2]黄利梅,家校合作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 2021, (6):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