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高中物理课学习方法之探索

【作者】 马文吉

【机构】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物理教研组

【摘要】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样科,这就要掌握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做一个准备,专心听课是获取知识点,复习巩固则是将知识点连成线,做题训练是进一步把线并联成网。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 方法 实践 探索
【正文】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很多同学头疼物理,这多半是因为给了自己“物理难学”的心理暗示所致。其实只要你有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再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物理还是很容易学好的!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要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学习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适合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并将其介绍给所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课前预习主动获取知识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这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首先要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可以抓住本节的难点,从而在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不仅克服了不预习直接听课的无目的、盲目性,而且通过预习,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学习物理的目的。学物理不仅在于学习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这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并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就完了,而是应当认真阅读课本,反复琢磨每一句话,仔细推敲各个物理定律,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牵涉到已学过的知识以及估计老师讲不到的小问题,自己一定要搞懂。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作为听课的重点。

因此,通过有目的地预习,才可以使听课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有的放矢,为牢固掌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听课是学习的最关键环节。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

听课时,一是要注意教师强调的重点,这往往是各类考试的主要目标;其次要注意预习时标记的不懂之处。当教师讲到该处时,一定要仔细听,积极思考,一般来说是会明白的。如果实在还不懂,则不要思考过多而耽误听课,可以等课后再向教师请教。

听课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千万不能思想开小差。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除了认真听讲外,还要记好笔记因为笔记往往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下来的重点和难点的条理化、具体化,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此外,记好笔记,也便于复习时抓住重点。

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明。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记笔记与听课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不记或补记。总之,记笔记以不能影响听课、思考、理解的效果为前提。

三、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掌握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适当,知识遗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只有28%;六天后为25%。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一些记性好的学生是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部结”,从而形成了惊人记忆力。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听完课后,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须通过“复习”这根线,把它们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复习时应当对照笔记上的重点,预习时的难点来仔细咀嚼课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就不能像预习时那样只局限于本节,因为物理学中有许多规律是相似的,许多概念、定律都有着内在联系,例如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动和振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四、适当做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完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你现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运用时有何技巧,还有任何一个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该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确的理论来代替它。这些你可能并不知道或不熟悉,这就得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做题中积累经验,熟才能生巧。我并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少而精,多做几种不同类型的题。每次做题前要先认真审题,分清题型,从而找到适合于某类题型的通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除了课一之外,还应当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它们对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练运用是大有裨益的。在参考书的选择上,不应当选择那些习题集、习题选、题库之类,因为它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既没有思路分析,又没有定律运用,做对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错了更是不知道为什么。因此,要选择学习辅导,解题指导一类的书,它们往往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分析和具体的解题步骤。因为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往往会导致解题过程繁简程度大相径庭,当你做完题后再看参考书的解法时,往往会发现一种更巧妙的思路、更灵活运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数学手段、更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样每做一道题就会有很大收获。而且久而久之,总是接触新颖变通、灵活的思路,会使你思维开阔、脑筋更灵活。此外,最好把做题时遇到有关定律应用的类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补充到笔记上的相应章节,这样会使你在以后的复习中把它们都系统地纳入你的知识网中。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是做一个准备,专心听课是获取知识点,复习巩固则是将知识点联成线,做题训练是进一步把线并联成网,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只有把握好这几个环节,才能在学习中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