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开发与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史云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城南学校
【摘要】【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项目,在语文课堂中很少有老师拿来当作重点来研究,重要的原因是在语文教学中很难检测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无法衡量出一个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看重的是基础知识掌握的怎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提高,作文有没有进步。即便想进行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的家长也持反对态度:这么小的孩子凑在一块除了打打闹闹不会有什么收获的,他们能弄出什么名堂来?有时我也这样想:找什么麻烦?家长不支持,学生不知如何去做,算了。很多时候,对综合性学习一带而过,只是布置下去,没有有效的引导和总结,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语文老师本身。
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我尝试在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的开发与设计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走进文本,追寻“深刻”的语文。
重任务布置、重过程指导、重展示评价。学生明确任务,并按这个任务去活动和实践,教师教给方法。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学生大量的实践活动在课外进行,因此老师对活动过程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证时间,又要了解反馈和指导总结。展示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精心组织展示环节,重视展示中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研究的兴趣。对如何进行展示评价,我们对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为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我们通过自评、小组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来进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使他们在家长、老师的话语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去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的前提。
二、依托课本和学生兴趣,生发专题性综合性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语文教材,又要跳出语文教材去教学生学语文。学生在学语文中用语文,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基本上是每单元一个专题。除了教材本身结合单元专题安排的两次综合性学习外,我们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生发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如学习了《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后,开展“走进三国”活动,让同学们读《三国演义》或“三国故事”;开展“小小三国迷”竞赛活动,检查阅读效果;提出自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评析“三国人物”,说说心目中的英雄,让学生在评析中更深刻、全面地感受人物形象;搜集和交流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拓展语言的积累。
三、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享受精彩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书本学习应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对传统课程的审视与反思中,众多专家、学者提出语文学习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鲜活的语文。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从中挖掘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清明节,我们“忆忠魂、赞英雄”活动,明确主题,组成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搜集写清明、赞英雄的诗歌背诵下来,在班内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会。自由观看革命影片并写出观后感,开展讲英雄事迹的故事会。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增强,每个学生对自己小组充满了信心。在他们心中,我们小组是最棒的,个个都是优胜小组。
寒、暑假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如: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家乡环境状况调查;学生参加打工等。针对学生年龄相对小,很多事情无法独立完成,同时考虑到安全以及如何保证起到良好的效果,决定由几个要好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或一个小区的在一块,在家长带领下,参加活动,最后写出调查报告。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合作。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在兴趣中选择。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加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年级孩子竟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性报告。关于参观调查:刘艺旋、姜明涵等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去了桓台县消防大队了解消防员叔叔的工作与职责,还了解了众多的消防知识,认识了许多消防设施。她们在报告中写到:“消防部队是一支永远不下战场的部队,天天在战斗,时时有危险。我觉得消防员叔叔们真伟大!他们是舞银枪的勇士,降火龙的英雄,人民的守护神,祖国的钢铁战士。他们个个赤胆忠诚,无怨无悔。消防员叔叔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的学习,我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辛苦了!”
关于家乡的历史:马铭泽同学与父母趁回老家的时间了解了家乡的一棵古树,了解了古树的历史,从中了解了家乡祖祖辈辈的许多故事。从他拍摄的录像中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留给孩子的影响。他在报告中写到:“现在,这种古树越来越少了,人们为了个人的贪欲,几乎伐光了所有能用的树木,当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越来越污浊,人们才蓦然惊醒,再回首已是追悔莫及,大自然已开始向人类张开了报复之手。南方的雪灾就足以说明了一切,人类的恶习践踏了地球的宁静。保护地球,保护绿色,保护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们的分析很浅显,但可喜的是,他们小小年纪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和人类的关系,这对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大有帮助。可见实践调查的作用与意义。孩子们越来越关注起自己身边的事了,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开始观察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思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此次教育活动的成功。
这样的专题性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同学们感受到博大多彩的中华文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敢于放手,把握方向,精心指导,用心教学,是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