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翠华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东风小学 ;
【摘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占一定比例的说明文,也称常识性课文。说明文一般是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教师很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教学中常常是了无生趣,语文味丢失。说明文就成了“匆匆过客”,与学生“擦肩而过”,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把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说明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内容的理解和过分重视方法的概念化” 的现状得以改观?本文立足语文课的本质,对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练出语文味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力求让说明文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还原其语文本色。 更多还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在线咨询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用户服务:服务电话:400-810-988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