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彭静
【机构】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
【摘要】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这就是需要语文教学“生活化”。更多还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在线咨询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用户服务:服务电话:400-810-988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